對呀,既然那些掌花使對五心谷心懷不滿,為何不自行離去、不再與五心谷發生任何關係,或者乾脆說不再擔任掌花使?薛慕濤試探著反問道:“是害怕五心谷的追殺?”
蘆居子:“假如我們不瞭解情況,可能會做此猜測。但如今五心谷的規矩已經很清楚,假如某位掌花使攜帶副器離去,五心谷肯定會追索到底,但假如此人將副器留下而自行離開,只要他不洩露五心谷的秘密,並沒有任何規定要追究他什麼責任。
其實就算不小心洩露了秘密也沒關係,因為方外世界這種地方,符合最標準的觀察者效應,不見者不信。他們改名換姓上哪兒逍遙不行?五心谷在外界並無多大勢力,想追索恐怕都無能為力,而且也沒有追索的族規。”
薛慕濤:“難道是故土難離、故鄉情切?或者是被眾族人花費心血培養了這麼多年,內心不安?”
蘆居子:“對於一些人來說當然有可能,但對於全體掌花使而言,你給的這個答案,自己信不?”
薛慕濤訕訕道:“還請蘆師指點。”
蘆居子居然嘆了口氣道:“慕濤,你們這些人早就找不到遊懷界了,就算找到了恐怕也進不去,為何數百年來仍然傳承著心冕以及遊懷界秘法、保留著祖師典籍、自稱遊懷界弟子,還加入了方外聯盟?
不要告訴我這只是為了懷舊,因為你們清楚那是怎麼回事,心中始終保留著一絲期望不願放棄。那麼對於他們來說,早已得到這一切,又怎會割捨?
見過妖怪嗎?沒見過也應該聽說過。比如一條狗已經修煉成狗妖,怎麼可能還把自己當成一條普通的狗。那些掌花使就是這樣,他們所能得到的早已得到,普通人無法理解,只有他們自己才有體會。
掌花使的本質不是一個名號,也不是一種職務,更不是世俗的財富與地位,是無法用其他任何東西交換的,是屬於自我的一種生命境界,又與五心谷這個方外世界有關。就像沒人因為嫌吃飯麻煩而故意餓死自己,只會去想怎麼吃得更舒服、更輕鬆。
學歷再高、官做得再大、錢賺得再多又怎麼樣?這毫不妨礙他們已經擁有掌花使的身份,就看他們想怎樣使用這種身份?就像我,哪怕當年的職務再高、事業再成功,可仍然是盧餘洞的洞主啊!
其實我很希望有更多的、這樣的掌花使,哪怕去滿世界闖蕩,他們也知道自己是誰,能發揮用處將會大得多,就看怎麼去用……”
蘆居子因何而嘆,他也想到了自己。盧餘洞只是一個很小的方外世界,傳承自蘆氏祖先,而蘆居子同時也是江湖爵門弟子,修行有成在外面一度混得風生水起,但他可曾想過放棄盧餘洞?
對於五心谷中的很多掌花使而言,他們生於此、長於此,所得的一切皆來源於此,這些也都罷了,更重要的是,五心谷不可替代,已成為自我生命境界的一部分。
比如說蘆居子將來打算培養的那些掌花使吧,假如才華出眾,還想在外面的世界繼續深造,無論讀書創業取得了多麼高的成就,也得不到五心谷給他的一切,既是物質上的享受也是精神上的滿足。
這些享受和滿足是無可取代的,在世間功成名就如施良德者又能如何,如今不仍然在追求方外世界能給他帶來的一切嗎?
五心谷是一處天地秘境,擁有各種靈物以及傳承秘法,眾掌花使在數萬族人中脫穎而出修煉秘法成功,這使他們從此與眾不同,就像凡人成為仙人一般,這是造就自我的過程。
他們擁有凡人所不知的秘密,能夠出入世人既不知曉也看不見的方外世界,擁有的可不僅僅是尊崇的地位,而是人生境界實實在在的不同。
五心谷的存在,對他們而言只有好處並無損失,其實只需要很小的付出,就能得到世人夢寐難求的滿足。僅舉一個極端的例子,無論他們在外面做了什麼,都有一條退路,只要轉身回到五心谷,外面的世界便再也找不到他們。
這個例子也許比較誇張,但五心谷的存在就切實證明與承載了他們的超凡。所以他們不滿的從來不是五心谷,只是不滿現狀或想要別的。
薛慕濤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道:“多謝蘆師指教,我明白了。但您的貢獻點制度我也有一點想不太明白,為什麼把物資的定價權交給掌花使議會呢,就不怕他們亂定價嗎?比如像以往那樣幾乎白送物資給當地民眾。”
蘆居子笑了:“我當然不怕,而且在我看來,哪樣的理想主義者向來都很可愛。我只是給了他們一個改變現狀的機會,能成為掌花使的都不是笨蛋,難道看不出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