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險
在大學裡什麼選修課,一是為了學分,二是為了愛好。!畢學成是微電子專業的,葉言行是土木工程專業的,本專業課程很枯燥,都選修了心理學。兩人是在選修課認識的,然後還成了好朋友,他們都參加了課外興趣組織心理愛好者協會。
境湖大學有心理學類專業,偏重於醫學應用,確切的名稱是精神衛生專業,劃在醫學分院所屬各專業之。這本是個冷門的專業,之所以引人注目,多少是因為有劉豐這個學術帶頭人存在,是劉豐撐起來的。
精神衛生專業這個稱呼可能不太時髦,而心理愛好者協會這個名頭會讓很多外專業的學生感興趣,尤其是在“境湖市安康醫院事件”之後。
丁齊低估了自己的影響力,他“弄死”田琦那件事,境湖大學的很多學生都聽說了,口口相傳他甚至成了一個英雄、當仁不讓的催眠大師,很多人甚至對他被境湖大學開除的遭遇感到同情與惋惜,進而對心理學的感覺更加神秘了。
可是真正接觸到心理學之後,感覺又不是那麼回事,學習的過程與很多專業沒什麼兩樣,都是背書、做題、考試。畢學成和葉言行也是丁齊的崇拜者,他們加入心理愛好者協會之後,想搞個催眠愛好者協會,算是心理愛好者協會的分支組織。
可是誰懂這些呢?他們想到了丁齊,想請丁齊來做這課外輔導老師,教大家催眠術,在學校裡一定會火起來的!這兩小子甚至還有想法,也不能讓丁老師白乾活,接下來可以在校內組織催眠術培訓班,有償教學,一定會有很多人報名的。
年輕人是想法多,他們找到丁齊一商量,卻被澆了一盆冷水。對於校內成立心理愛好者協會的事情,丁齊倒沒什麼異議,有愛好者有協會嘛。但他卻指出,沒有必要將心理學神秘化,這種心理傾向本身很不好。
心理學不過是一個專業,從學習的角度,與微電子、土木工程沒什麼區別,想要有所建樹,都需要某種天賦並下苦功。興趣是研究的動力、是學習熱情的來源,這是沒錯的,但要看抱著怎樣的一種目的。
如今對心理學感興趣的,有不少人目的不純,他們是希望掌握普通人並不瞭解的神秘手段,從而變得與眾不同,甚至解決人生的難題,這是不切實際的。
偏偏這種心理傾向,在當代社會很常見,寄託於心理學只是其之一,更多的人則是寄託於仁波切,有點像二十年前的氣功熱。
很多人並不清楚怎樣解決人生所面對的問題和壓力,很多時候所謂的洗滌身心、淨化靈魂,其實不過是一種自我麻醉和逃避,卻自以為找到了人生的真諦。
在日常生活腳踏實地做每一件事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假如這些都做不好,寄託於什麼都沒用,這也是心理諮詢師工作的必要之處。
丁齊這位“神秘的催眠大師”,還有一個觀點可能不被很多人士的接受。如在他看來,都是一樣的人,有人讀了十幾年、二十年的書,接受了經過千錘百煉所總結出來的現代學科教育,從知識體系角度,難道還不如讀了十幾年、二十年的經、接受寺廟教育的“大師”?
後者的學識和成未必超過前者,更未必前者高明,只是大家研究的領域不同,前者更沒有必要對後者抱著不切實際的另一種心態。哪裡都有書讀得不好的人,哪裡都有失敗者,需要考慮其真正的原因。當然了,這也只是丁齊的個人觀點。
畢學成和葉言行還很年輕,只是大三學生而已,他們未必有這種心態,但丁齊在他們的潛意識看出了這種傾向,及時做出了提醒。丁齊也拒絕了他們的邀請,並沒興趣成為課外活動組織的催眠術輔導老師。
他很鄭重地告訴這兩名學生,催眠術做為一種心理治療的應用技巧,並不外科大夫手術檯的功夫更高明、更值得嚮往與崇敬。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很專業的應用技術,不像魔術、鋼琴演奏那樣的適合當成一種業餘娛樂專案。
傳統的治療催眠師與舞臺表演催眠師之間素有分歧,主要原因在於此。因為前者認為後者將一門嚴肅的、有很多禁忌事項的專業應用技術,變成了一種大眾娛樂消費節目,由此還導致了很多誤解。
在大學裡成立催眠術興趣小組,除了好之外,多少帶著一種娛樂的心態。催眠術雖不神秘,但其的很多專業技術目前也不算是顯學,至少不是在公開場合能隨便學到的,原因也在於此。
假如學得不好到處賣弄,自己鬧了笑話同時讓人對催眠技術產生誤解,這些倒是其次。最怕的是有人學得半生不熟,沒有遵照嚴格的『操』作程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