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物語(3 / 4)

錢,這其實是一個最常見的誤解,物的價值絕不僅僅來自於單純的時間,所謂時間年代是一個歷史的引數。

物的價值是它傳達與承載的資訊,包含著成系統的明與化的整體縮影,越有代表『性』的器物便越珍貴。假如破壞了它所傳達資訊的整體『性』,僅僅孤立地拿出來一件東西當古董,其物價值便大打折扣。

所以器物的價值並不是挖掘者所賦予的,而是歷史整體的明和化傳承所賦予的。具體到國物,是歷朝歷代祖先的付出、創造與傳承的智慧賦予其價值。

物被髮掘或發現之後,考古工作者並不是把東西據為己有,只是負有保護傳承的責任,首先要進行精心的修復與保護,然後再進行考證和研究。

這個過程是極其漫長與艱辛的,對於珍貴物,僅僅是修復工作往往都需要好幾年甚至幾十年,其投入的成本巨大,甚至遠遠超過了假如將這一件器物放到古玩市場的價格,耗費的心血與精力更不用提了。

如石不全的導師周小玄,這一輩子修復了數不清的物,大多來自於搶救『性』的保護髮掘現場,這些東西都不是他自己的,卻在他的手得以“重生”。

而盜墓是另一回事了,完全是破壞『性』的,更別什麼保護與傳承的責任了。有什麼東西會被盜走,只取決於當時的古董市場價格以及是否容易出手。那些難以修復儲存的,不好出手變現的東西,則被大量破壞與譭棄。

如很多被盜掘的古蹟,有大量的陶器被毀,因這種東西拿到外面根本賣不出來價,而且在盜掘過程稍微碰一下會被破壞。很多人大概不清楚,剛剛開啟埋藏的時候,很多陶器其實是軟的,用手一捏能出印子。

在古代,盜墓賊找的主要是紅貨,也是金銀財寶。如曾有盜墓賊挖到了金縷玉衣,只把玉衣的金絲抽出來帶走,玉片則是隨意譭棄。因為金絲值錢並且好攜帶,零散的玉片是不值錢的,更不好出手交待其來歷。

有很多金銀器皿,為了防止暴『露』其來歷,甚至直接被融化成了金錠、銀錠。而遺蹟大量的紡織品、竹木簡牘、書籍卷冊,往往都被破壞或風化損毀了,因為這些東西很難儲存與修復出售。

近年來的收藏熱,不少器物都拍賣出了天價,有人便以為所有的古董都很值錢,這其實也是一種錯覺。熱門收藏品的市場價格,大多是刻意炒作的結果,而且往往幕後有人『操』盤。

這種炒作必須符合幾個要素。首先要存世量足夠大,其次是以大部分人的審美水平基本能夠鑑賞,在此基礎能形成公眾鑑賞體系與有規模的流通市場。假如原本並不存在相應的鑑賞體系,那麼便建立一個甚至是編造一個。

當有資本囤集了大量的這類器物時,以資本炒作為目的的市場熱便出現了。原本有完備的審美價值與鑑賞體系的器物,最典型的代表是明清瓷器。它是最早被炒起來的,也是市場炒作最火爆的。

有些東西可能並不是物,甚至以前沒人關注,卻忽然不知從哪裡冒了出來,其實都符合這個套路。如前些年的天珠,各種菩提子以及崖柏,都是較典型的案例,有人在炒作的同時也編織出了所謂的鑑賞體系。

說到底,其實都是江湖冊門“滾珠局”的門檻,只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變換了花樣。

而丁齊手的這柄古劍,顯然不符合述的炒作條件。這種東西存世量有限,大多來歷不明,很難公開拍賣,鑑賞與鑑定困難,往往只能私下轉讓交易,形成不了有規模的流通市場,所以也沒有很明確的參照價格。

不談物價值只說玩市場價格,誰也說不清楚它值多少錢,只能買賣雙方自行商議。而且不同器物之間的差異極大,如越王勾踐劍,根本沒有價格,那是不可能在市場流通的國寶。而一柄來歷不明、品相殘缺、工藝普通、無法鑑別的古代青銅劍,或許能賣個幾百塊。

這柄劍是一年前被某個埋水管的工人挖出來的,然後悄悄拿到古玩市場賣了,王老闆當時以五百塊錢收的。這個價合不合適,誰也說不清,在不屬於自己的地方挖出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順手賣個五百塊好像也是賺了。

它還被張望雄拿走過一段時間,後來又被拿了回來,可能是他用不了或者是沒有發揮作用。但今天它到了丁齊手裡,卻有另一種感覺,丁齊彷彿能感覺到這柄劍的“情志”,甚至能感受到一絲悲傷的氣息。

一柄劍也許不會悲傷,但是感知它的經歷所留下的氣息,人會產生某種情緒,既是器物所傳達的感覺,也是人們自己的感受。

在丁齊的元神感知,這柄劍彷彿在哭。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