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閡,孩子不想咱們得想。”邢豔芳說。
“你把人看得太複雜,官再大也得過日子,雖說地位高些,自身條件好些,生活上他們和咱們沒兩樣,長期在一起哪有那麼多事情,只要和睦相處就行。”袁維華說。
“你以為人們都像你,說話直來直去不會拐彎抹角,有什麼就說什麼,他爸爸的管位不低,可以說是久經沙場,什麼事情沒有遇見過,心眼比你要多得多,俗話說得好,官大脾氣長,當官就有做派,不然也當不了大官,整天沒個笑臉,肯定不好接觸,還是單獨自己住好,眼不見心不煩。”邢豔芳說。
“我看沒有必要單獨出去住,在一起相互有個照應,一旦有了孩子,照顧孩子也方便些,省得接送孩子受罪。”袁維華說。
“我考慮過這個,正是因為以後有了孩子才單獨出去住,咱們去看孩子也方便,去他家還得看人家臉色,心裡不高興還得陪著笑臉,順著他們的話說,咱們犯不上這樣,雖說是成了親家,還是少見面的好,年八見回面也顯得親熱,”邢豔芳說。
“沒事你就瞎考慮,人家都見過世面,根本不是那樣的人。”袁維華說。
“你說的都是屁話,我不考慮誰考慮,這可是咱們的女兒,必須要想得多些,嫁過去受氣絕對不行。邢豔芳說。
“現在不像過去那麼封建,人與人之間關係平等,誰給誰氣受。”袁維華說。
“他家有權有勢,明著不來暗著來,你能有什麼辦法。”邢豔芳說。
“等袁媛回來再和她商量,怎麼辦聽從他們意見。”袁維華說。
“袁媛沒有主心骨,咱們還得為她安排好。”邢豔芳說。
這時袁媛回來,看到女兒高興的樣子,知道兩人玩得開心,邢豔芳把廖淑蘭的來意和她說了,袁媛沒有說什麼,知道她心裡同意,便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結婚以後必須單獨出去自己住,這樣大家都方便些,袁媛覺得媽媽說的有道理,點頭表示同意,一切聽從媽媽的安排。邢豔芳隨後和妹妹通了電話,說出了她的要求,邢豔芬表示贊同,那樣的家庭規矩不少,最讓人煩的就是逢年過節應付客人,有句話說得好,窮在街頭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為了巴結他家,親戚朋友肯定少不了,結了婚成了媳婦,不可能什麼都不幹,婆婆公公會不高興,光是招待就讓人頭痛,這樣做最好不過,自根打下基礎,日後省得產生矛盾。
“這件事我不便說出口,只有靠你去說。”邢豔芳說。
“沒有問題,我去和廖淑蘭說,不同意也得同意,否則免談。”邢豔芬說。
邢豔芳把事情又跟丈夫叨咕了一遍,袁維華有些不同意,不能提出這樣的要求,要爭取他們的同意,不能過於勉強,會傷了父母的心,那個父母不願意子女一起過,子孫滿堂皆大歡喜,這樣生活才有樂趣。
“我也想和他們在一起,可是他們家能幹嗎?不如這樣辦合適,兩家誰都方便。”邢豔芳說。
“可是中國傳統就是這樣,誰也改變不了,其實到誰家都一樣,只要兒女孝順,做老家的心裡都高興,吃點苦也心甘情願。”袁維華說。
“別人我管不著,咱們女兒結婚必須出去住,這是我最終底線,誰也不能更改。”邢豔芳固執地說。
由於生氣,聲音大了許多,丈夫太書生氣,總會講他的大道理,光說大道理管什麼用,別人可不跟你說這些,只要自己合適,自己高興,他才不管有沒有理,沒理也是理,這就要看誰的嘴會說,誰能把誰駁倒,最終誰會佔上風。女人結婚以前可以作為籌碼,一旦結了婚,成了人家的媳婦,一些事情由不得自己說了算。這個時候不堅持,等於是妥協,定會認為好欺負,不會把自己當回事。
“我看還是相互商量一下,不能因為這個產生分歧,把關係弄僵了不好,以後不好和他們相處。”袁維華說。
“女兒的事情我做主,他家不同意也得同意。”邢豔芳說。(未完待續)
第281章 沒有商量的餘地
廖淑蘭來到李景河家,袁媛的老姨傳過來話,定親和結婚的時間他們沒有意見,袁媛媽媽只有一個要求,就是結婚以後單獨出去住。李友德看了老伴一眼,楊曉英知道丈夫的意思,對這個要求有些不滿意,她的心裡也不同意,自己就這麼一個兒子,結婚怎麼能單獨出去住。現在的年輕人連飯都不會做,單獨出去住怎麼能讓人放心,哪如在一起過好,真不知她媽媽是怎麼想的,自己家裡條件不錯,吃喝不愁,可以說是要什麼有什麼,一般家庭根本比不了,竟然會有這種想法,非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