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裝車,我和老伴說一下,一會兒隨你們過去。”王惠文說。
“不如您和奶奶一起去,讓我媽媽帶著去市裡到處轉轉,那樣會更開心。”常守信說。
“家裡有好多事情脫不開身,還有個孫子在上學,爸爸媽媽不在身邊,常年需要人照顧,家裡沒有人也不行,鐵成,你們先裝車,我一會兒就回來。”王惠文說著走了出去。
“我們拜師學藝算是對了,老人祖輩就幹這行,一定有他的絕活,炸出的油餅肯定好吃,只要好吃會吸引更多的人,我們的生意會更好。”常守信說。
“這還用說,小時候我吃過他的油餅、豆腐腦,十分的好吃,咱們那塊還沒有像他那樣好吃的。”李鐵成說。
“俗話說得好,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所以咱們要好好的學,把老人的手藝學到手,說不定會一炮打紅。”徐峰說。
“我也是這樣想的,不管吃多大的苦,咱們一定要堅持下去,為了日後的生意豁出去了。”常守信說。
常守信帶著師父王惠文回到家裡,幾個人往車下卸傢什,隨後把傢什搬進了廂房,媽媽帥文英趕緊把老人讓進屋裡,親熱地招呼老人,並帶老人去住的地方,房間收拾的很是乾淨,王惠文見了很是滿意,沒有必要這樣客氣,他沒有任何講究,只要有住的地方就行。王惠文來到廂房,指揮徒弟們把灶臺案板支起來,將全部傢什整個用水沖洗一遍,看著乾淨的案板灶臺,老人滿意地點點頭,幹完已經是中午。爸爸常金明下班回來,熱情的歡迎老人到來,能收這些孩子為徒,向他們傳授手藝,算是為孩子找到一條掙錢之道,生存之路,心裡十分的感激。
媽媽準備了豐盛的午飯,招呼大傢伙吃飯,人們把王惠文讓到裡面,常金明給老人倒上了酒,又說了許多感謝的話語,王惠文表示,只要孩子們願意學,會毫無保留的把手藝傳授他們,自己不怕麻煩,什麼時候教會他們什麼時候離開。常金明聽了更是感動,多麼好的老人,為了教孩子們手藝,不惜離開溫暖的家,很是值得讓人尊敬,讓守信他們這輩子不要忘記老人的恩德,俗話說得好,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以後向孝敬父母一樣孝敬老人,不能有絲毫的不恭不敬,讓他知道不會放過他們。
“這都是過去的老皇曆,沒有那麼多的禮數,只要他們能學好,我的心裡就高興,說明我的心血沒有白費。”王惠文說。
“王爺爺,請您放心,我們一定好好學習,保證不會辜負您的希望,讓您祖傳的手藝發揚光大,造福於社會。”常守信說。
“不要光說大話,一定要付諸於行動上,好好地向老人學本事,不能辜負老人的一片苦心。”常金明說。
“叔叔,請您放心,我們會好好的學習,爭取早日學會手藝。”徐峰說。
“老人家,我代表孩子敬您一杯酒,也表示我的心意。”常金明舉杯說道。
“請你也放心,我會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看待,讓他們早日學出來。”王惠文說。
“今天是咱們家大喜的日子,拜到了一個好師傅,要好好慶賀一番,祝賀你們儘快出徒,大幹一番事業。”常金明說。
下午,王惠文帶著常守信他們採購原料,回到家開始講解了具體用途、用量,常守信他們隨後記了下來,王惠文給他們做著示範動作,讓他們認真練習,告訴他們同樣是和麵,但是和出面來完全不一樣,有人炸出來的油餅發硬,有的又發軟,所以都不好吃,炸出來的油餅應該是面香酥脆,入口綿軟,這樣口感才會好。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面醒的不到位,一定要掌握面醒的程度,還有面粉、鹽、小蘇打、發酵粉比例不適合,必須比例適中,放多放少都不行,否則直接會影響到口感,豆腐腦也是一定的道理,主要是在火候和佐料配比上,只要各種調料適中,做出來的豆腐腦就好吃。告訴他們貪多嚼不爛,得一步步慢慢來,先從基本功開始。
就這樣足足教了三天,把和麵要領、豆腐腦佐料配比熟記於心,倒背如流,這才教他們開始和麵、做豆腐腦,為了避免浪費,決定實際操作,夜裡一點起床,開始和麵、做豆腐腦,第二天早晨直接去街上買,這也是起到促進作用,鍛鍊良好的心理,為今後做好準備工作。常守信事先找好了地方,辦好了經營手續,夜裡準時起床,王惠文讓常守信今天先來,李鐵成和徐峰在一旁打下手,明天再讓他們輪著來,自己在一旁指點著,將近五點這才收拾完畢,幾個人感到腰痠腿疼,覺得老人沒有嚇唬他們,確實是夠累的。
“是不是感到很累,不過不要著急,以後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