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3 / 4)

,胡惟庸等人不報告朱元璋。宦官出來見到了,便進宮奏告朱元璋。朱元璋大怒,下敕令責備中書省臣。惟庸和汪廣洋叩頭謝罪,但暗暗地將罪過歸咎於禮部。禮部大臣又歸咎於中書。朱元璋更加憤怒,將各臣僚全部關押起來,究問為首主持的人。不久。賜汪廣洋死,汪廣洋的妾陳氏為他陪死。

朱元璋得知陳氏乃是被沒入官的陳知縣的女兒,大怒說:“被沒入官的婦女,只給功臣家。文臣怎麼得到?”便頒下敕令命法司調查。於是胡惟庸以及六部屬官都應當被判罪。

今年正月,塗節便將禍變上報,告發胡惟庸。時被貶為中書省吏,也告發了御史中丞商皓當胡惟庸的陰謀。朱元璋大怒,下令廷臣輪番訊問,詞語連及陳寧、塗節。廷臣說:“塗節本來參預陰謀。見事情不成,這才將變亂上告。不可不殺。”於是誅殺胡惟庸、陳寧和塗節。

胡惟庸被誅後,他的一干親戚都受了牽連。路瑤這裡也收到平江城的信,才知道知府胡學朋死了。胡學朋便是胡惟庸的侄子路瑤也是到了京裡後才知道的,而胡夫人的幾個女兒所嫁的人也是跟胡惟庸一黨的,全都受了牽連。

幾個女兒不是死了,就是跟著丈夫流放,胡夫人又是嫡妻,胡學朋一死,路芸和兒子都得在胡夫人的手底下討生活。

若是胡夫人有個顧忌就算了,可問題胡夫人因著胡學朋的死還有幾個女兒的遭遇,已經有些失心智了,路芸怕胡夫人做出什麼瘋狂的舉動來。

而路瑤想的卻是,路良德在做什麼,為什麼路芸不向路良德求救,而後路芸的另一封信也送到了路瑤的手中,路瑤才知道,路良德這麼的無情,居然不管女兒。

路芸是胡學朋的妾室,如今胡學朋已經死了,路芸對路良德來說已經沒有什麼做用了。雖說還是認路芸這個女兒,但卻並沒有對路芸安排保護,路瑤也猜到路良德現在倚望一心在官途上吧。

路瑤把這事情跟元洲說了,元洲便讓六子回一趟平江城,又給元昆去一封信,不管如何都得把路芸母子的平安保下來。

在六子回去不久,元昆的信也到了,路瑤看了信心中一凜,萬沒有想到胡夫人下手這麼快,居然用一場火把知府府給結束了。而路芸和兒子雖然幸運地被元昆給救了出來,但路芸的臉還是被燒傷了,路瑤也只能嘆息。

而後,一道任命書下到了平江城,路良德成了平東城的新任知府。

路瑤倒抽了口氣,路良德爬的可真快,這不科學啊,畢竟路良德可是張仕城的老臣,還是姻親,上面怎麼會重用路良德。

私心裡,路瑤並不希望路良德上來的,雖然現在路良德跟他們風平浪靜的,但路瑤知道,老太太的事情路良德肯定記在心裡的。

路瑤並不後悔,畢竟這事情本來就是老太太的錯,她只是幫自己的親祖母爭回自己原本的名份而已。

以路良德的小氣記仇,若是路良德哪天升上來了,對他們絕對是很大的威脅。

“夫君,上面就這麼放心讓大伯任知府,那可是平江城。”路瑤道。

“這事你不用管,我也查了,是太子提的。”馬勵的話,讓路瑤立馬想到了路菁。難不成是路菁吹的枕頭風。

因著路菁這一層的關係,路良德是靠上了太子,徹底地站在了太子這一邊了。

“夫君。雖然我與七妹妹同是一個祖父,但如今七妹妹已嫁入皇家。太子地位雖穩固,可日後如何也難料~”路瑤小心地說道,她也不知道該如何跟馬勵說好,不可能告訴馬勵下一任當家的不一定是太子,而是太子的兒子,可日後太子的兒子上位了也坐不穩皇位。

路瑤不希望馬勵這麼快就站隊了,如今結黨肯定是朱元璋的大忌,若犯了朱元璋的忌諱。都不用說日後的事了。

儘管知道朱棣會是勝利者,而劉寧嫁給了朱棣,可路瑤也不想馬勵現下就跟朱棣走的近了。她跟劉寧是一回事,但馬勵現在若跟朱棣關係好,到時候朱允文忌憚朱棣的時候,肯定會第一個拿馬勵開刀的。

馬勵一笑,“夫人的話,我知道,我如今是一心為聖上的做事的,誰是皇帝。我便忠於誰。”

路瑤點了點頭,這話也沒有錯,可朱允文當了皇帝之後。朱棣要篡位啊。不過現在還是朱元璋時期,路瑤覺得說這些還早,以後再防也不遲。

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把廢了丞相制了,胡惟庸成了歷史上的最後一丞相。

此案牽連甚廣,就是路瑤在府裡聽著外面的傳聞也是心有慽慽焉的,榮華富貴也不是那麼好享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