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一將功成萬骨枯,可能夠做到少死人多殺敵。又為何不願意多付出一點幸苦,親自過來查探一下情況呢?
抱著這種心態,趙孝錫帶著趙大等人,利用輕功之力快速的向騎軍大營逼進。這種速度更加保險,而且速度不比騎馬慢上多少。
當然,利用輕功趕路也只適合短距離。若是長途奔襲的話,只怕還沒到目的地,內功再深厚的武者也會內力盡消。因此,能騎兵行進的時候,趙孝錫更願意騎兵前進。
帶著趙大等人接近到這個帳篷林立的騎兵大營後,趙孝錫望著分佈秩序井然的騎兵大營,也清楚這才是西夏騎兵應有的素質。
望著這個騎兵大營的正門,趙孝錫仔細觀察了一下,箭樓上面同樣有兩名弓箭手,在箭樓上不時的走動。除此之外,大營裡面也不時能看到,手持火把跟刀槍的騎兵走過。
清楚這種騎兵大營,不可能只有一道門的趙孝錫,很快又帶著趙大等人。繞著紮起的拒馬尖刺護欄,遊走了一遍之後。很快在後面,又發現了一個開啟的營門。
相比在面對宋朝的一言,大營門口有兩座接近二丈的箭樓,後面這道營門則沒有箭樓。不過,同樣也有士兵把守,不時還有巡邏的哨兵經過。
這一點也能看出,西夏騎兵在紮營時,這警戒工作還是佈置的非常到位。某種程度上,這紮營的安全性一點不輪於宋朝的步兵紮營。
繞著這座足夠容納三四千人居住的騎兵大營轉了一圈,趙孝錫根據所看到的情況,不斷分析著接下來,如何有效的進攻辦法。
覺得在外面看不到裡面具體還存在什麼情況時,趙孝錫很快朝趙大耳語了幾句。不久之後,一個跟隨趙孝錫而來的親衛,立刻轉身往橋頭堡的方向趕。
那接下來,趙孝錫又會如何攻破這座敵營呢?
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二章 無聲的殺戮
望著眼前這座安靜中,帶有一種肅殺之氣的騎兵軍營。趙孝錫卻覺得並沒他前世,所獨闖過的外軍軍營危險。至少眼前這種削尖的籬笆欄,跟那一幢幢蒙古包似的帳篷。
跟前世一些他所帶隊,突襲過鋼筋混凝土的堡壘要塞,無疑要顯得簡漏上許多。當然,此時此刻的他,也沒有當年的無聲狙擊步槍跟一水的特戰裝備。
可對精通特種作戰的趙孝錫而言,這看似嚴密的軍營其實漏洞百出。若非他身邊現在可用,經過特種作戰訓練的武部騎兵數量不多。
趙孝錫完全有信心,可以在不動用騎兵衝營的情況下,將住在裡面的人全部抹殺掉。但現在嘛!雖然把握不大,可趙孝錫還是想試一下,先暗殺解決一些醒著的敵人。
若是暗襲失敗,再派兵強襲這座騎兵大營。至少他清楚,這裡距離最近的一座西夏小城,還有至少五六十里的地。只要不火光四射,這裡殺破天都不會有人知道。
只是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五六十里地如果對方騎兵來援,最多也就是幾柱香的時間。要是被對方大股騎兵追上,那今晚過來突襲的騎兵,只怕損失就會超出趙孝錫的預計。
很計較戰損率的趙孝錫,希望儘可能以簡單的方式,達到最終的目的。那麼眼下先暗襲,再快攻的方法無疑最合適,雙管其下一舉拿下這座騎軍大營。
等到帶領著大部隊到來的折知剛等人,來到趙孝錫面前請示作戰命令。趙孝錫很快將騎軍營中,擅長近身搏殺的騎兵找了出來。
同時讓折知剛跟曹文虎,分別帶領剩下的騎兵,分成兩隊一前一後上馬待命。一旦突入軍營的暗襲隊,行蹤暴露立刻實施突入。
看著挑選出來的近百名擅長近身搏鬥的騎軍官兵,趙孝錫決定從正面發起突襲,先把這正門上的弓箭手給解決掉。控制下這座正門,以便於暗襲失敗。待命的騎兵可一股攻入。
至於入營之後,這些都手持短刃的騎軍官兵,則由趙孝錫挑選出來的帶隊官。按照十人一組的方式,先解決巡邏的哨兵。有手弩這種近殺利器。小心一點應該不會有問題。
決定了從正門進攻的趙孝錫,在等待的這段時間裡,已然看清楚對方巡邏兵途經這裡的時間。讓身邊的親衛拿來弓箭之後,將另一個箭樓的弓箭手,交給了身邊的趙大負責。
等下趙孝錫會看準時機,兩人同時射出手中的箭枝,將這兩個箭樓上的弓箭手一箭襲殺。只要沒了在高處觀望的弓箭手,他們入營則會安全隱蔽許多。
看著那隊巡邏兵再次持著火把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之中,不到一會功夫又消失,趙孝錫很快小聲道:“趙大。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