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妻子,我們都能高興,都覺得很幸福。
一個天天陪在家裡,陪我們閒情逸致的夫君,自然讓我們覺得安全。可我們都知道,你是那九天的真龍,外面才是你的世界。等你那天累了,自然會回來陪我們的。”
成為瓊州王妃的木婉清,也許是因為生了孩子的原因,氣質比以前多了幾份溫婉之氣。加上她主管著趙孝錫的後宮,身上的氣度也變得越加的不凡起來。
就如同趙孝錫母親說,選擇木婉清當正妃,也證明趙孝錫的眼光真的不錯。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趙孝錫娶的這些女孩,並沒皇室妃嬪那樣明爭暗鬥。
眼下木婉清執掌後宮,已然得到眾女的認可。加上她生下世子,其它女人也不用爭。同時這些女人都清楚,趙孝錫很反感,身邊女人私下的爭寵之舉。
那怕趙孝錫心裡,很寵愛木婉清這個女人。可對於其它女人,他同樣寵愛有加。那怕現在到了晚上,他都是按照規矩般,輪到誰侍寢就去誰的房間。
這種一視同仁的態度,讓他身邊這些女人都不好說什麼。只是有些無奈的是,眼下給他懷上孩子的,只有生下世子的木婉清,以及過幾月便會臨盆的金妍兒。
好在趙孝錫也告訴這些女人,孩子這種事情急是急不來。會有的時候總會有的,也用不著太過擔心。相反,少了孩子的牽絆,他們也能更好的享受二人世界。
隨著西北的雪開始融化,趙煦也正式在皇城登將拜帥。清楚他指揮能力不行,也很大度將軍隊的指揮權,教給熟知兵事的章惇指揮。
只是在選定皇權代理人的時候,趙煦卻出人意料,沒做出任何指定。相反,他讓六部尚書,以及坐鎮京城的王師約,在他離開期間署理國事。
對於趙煦而言,雖然他的妃嬪也不少。可現在真正替他生養子嗣的妃子,真的很少。原本生了兩個公主的他,最終還有一個不幸夭折了。
此次他出徵大遼,臨行時還將一封聖旨,放進了皇祠之中嚴密看管。雖然這看起來,是種有些不吉利的舉動。可很多人都知道,那封聖旨上面寫的是什麼。
如果趙煦此次御駕出征,真的遇到什麼危險。那麼那份聖旨,便由掌管皇室宗祠的遺老們,給大臣們宣讀他的遺命。到時便知,誰能替其執掌帝位。
這種密事,知道的人自然不多。只有皇室的宗老,還有幾位大宋的老臣,知道這封遺旨的存在。可他們同樣不知道,密旨裡面到底寫了些什麼。
對於皇帝御駕親征,最為擔心的,無疑是那些皇帝的妃嬪。可她們都知道,趙煦決定的事情,幾乎沒什麼可能挽回。更何況,此刻大遼同樣跟大宋宣戰了。
若是大宋此刻,罷兵休戰,無疑是件有損國威的事情。為此,在京城禁軍營地,宣佈出征命令的趙煦,很快穿著黃金打造的鎧甲,坐著象徵皇帝的龍輦出征。
看著跪在皇城街道兩側的皇城子民,趙煦也第一次感受到,那些百姓對自己狂熱的眼神。對於一個敢於御駕親征的皇帝,百姓無疑也是很敬佩的。
覺得他的決定沒錯,趙煦對於勝利無疑越的渴望。可相比趙煦的樂觀,章惇卻清楚,這一仗不好打。大遼方面,提前做了準備,戰事一起必將血流成河。
燕雲十六州的重要性,對大宋而言奪回便擁有了防禦屏障。可對於大遼而言,失去了燕雲十六州,他們現在擁有的地位,也將大打折扣。
迴歸到原來那種遊牧民族的生活,對於已經習慣居住在城裡的大遼人,無疑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這次的戰事,只怕遠比他想象的更加激烈。
唯一讓他慶幸的是,那位瓊州王並沒坐觀虎鬥,相反在得知趙煦準備開戰。秘密派遣的不少江湖人,執行所謂的殺胡令,讓大遼排兵佈陣也變得困難重重。
一些原本支援大遼皇室的部落首領,在被刺殺了之後。這些部落首領的子嗣,對於加入戰爭都不怎麼感興趣,相反對這個首領的位子非常感興趣。
有爭鬥,就意味著有分岐。只要大遼的軍隊中存在分岐,那麼大宋軍隊便能有機可乘。這點道理,章惇多少還是知道一些。
此次為了征討大遼,趙煦動員了近三十萬的精銳步兵,還有超十萬的騎兵部隊。這樣的規模,在大宋歷史上,無疑也是比較少見的。
光是這個冬天,戶部調運到西北的糧草,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好在這些年,大宋總體還算風調雨順,以及糧草這種東西,大宋還是能夠拿的出來。
只是章惇清楚,這仗打癮了,大宋將再也不怕那些番邦小國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