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給呂熠。
對於這些澳洲金礦,莫鍾書大方得很,那是上帝送給人類的財富,誰愛拿誰拿去。他甚至希望自己的同胞在歐洲人發現那地方之前就先把所有金礦都挖光掏淨帶走,因為他之所以知道這幾個地方有金礦,是因為十九世紀一系列的排華慘案。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了作為導火索的金礦,因它們而引起的經濟糾紛和政治鬥爭就不會發生,將來的移民不分膚色種裔,一起在澳洲大陸上牧羊,共同歡唱“世界人民大團結”,那是多麼美好的生活!
不過,與其讓莫鍾玉等人得到那些黃金,還不如送給呂熠呢。如果是莫鍾玉這些人找到金礦,只會脹鼓了他們自己的錢袋。呂熠雖是個政治流氓,但因他時刻惦記著要讓後人把他的名字和堯舜禹湯聯絡在一起,自從他搶到金鑾殿上那張龍椅之後,倒也勵精圖治,削減稅賦,讓底層的百姓可以比先帝在位之時多吃到半碗粥。莫鍾書覺得,如果呂熠的國庫和小金庫再充實些,為了圖個惠及天下的好名聲,說不定他會再分些殘羹給貧民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