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我就暫時不掠奪你這個快樂了。

你們也要體悟吾的苦心也,“祖師傳下神妙藝,得此不可妄傳人!”

孫悟空得七十二般變化,闖地獄,搶東海、大鬧天宮靠的是“悟xìng!”

什麼叫“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啊?

上邊三個點,底下一個“勾”,是個“心”字啊!

那都是練功夫的術語啊。

菩提祖師打了腦袋三下,孫猴子就悟出了:“哦,今晚三更、接頭暗號、麻辣小龍蝦!”

成就了美猴王一世英名。

我今天也說到這個份上了,俺的菜已經端到桌上呼之yù出了你就不能動動腦嗎?

“藝不可輕傳!”

尤其是“竅要”,多下點功夫吧!吾早晚會揭開這個謎底,那時候你最好告訴我:“不用了我們都知道了。”

今天抄寫詩文一篇奉送諸位(真是抄的):

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都有靈山塔

好向靈山塔下修

'bookid=2560599;bookname=《八極拳霸九天》'

………【15 初學武林規矩】………

舊時之武林,各行各業規矩多多,武學一道更是規矩繁複也。

想那少年時代,吾最喜愛之事——閒逛也!到處看看他門他人之拳腳,未嘗不樂乎。

貴人不多言,丈夫不生事。吾自小謹記也。多看少說少惹麻煩,留著時間練拳多好。呵呵!武林規矩繁多,不能一一細數,那些吃飯穿衣的就不講了,說說與“武”有關的話題吧。

舊武林有〃四杆〃的講究——坐杆、行杆、撂杆、戳杆之說法。

我沒生在大清國的時代,腦袋沒留過辮子。我的東西都是聽來的說說而已啊。

“坐杆”是固定的護衛,比如清王府的教頭、武師等等。這是習武之人學藝成功後的職業之一。

“行杆”是走鏢的鏢師的稱呼,走南闖北之人啊,見多識廣。

“撂杆”即是撂地賣藝的意思。

“戳杆”就是武人開的武館、把式場等等稱為“戳杆”,有立起來旗杆的意思。

形意拳門“三杆”都是有的,唯獨沒有“撂杆”的。

我自小至今,從未看到形意拳門之人用形意拳法賣藝換錢。也許別人看到過,我是沒見過的。

細細想來,這個和形意拳門的拳法關係是很大的。

形意拳是內家功夫,那是武林的真傳加絕學咋說都不過分。而且形意拳門的拳法沒有花招,一下花活也沒有。只有真懂功夫的人才能看的懂。

形意拳是打人的拳法,按古譜講是岳飛編纂以教士卒的軍體拳,本身就不是表演用的。除了真懂的人沒啥觀賞價值。

呵呵!練形意拳的人是吃不了“撂地”這碗飯的。不信你到街上打回崩拳,用拳來回“杵”那麼幾趟,看看有人給你錢不?呵呵!開個玩笑而已。

能“坐杆”者多為功夫高絕之輩,在當地、在當時絕對是一代宗師級的人物。否則在清王爺家混個四品帶刀護衛(沒準還掛個軍銜呢)連個小兵也打不過,幾天就滾蛋了。

能做鏢師走鏢也是一樣,絕對是有功夫啊,當年盜匪這麼多,咱不說人緣面子的問題,就說功夫,那搶劫可是真刀真槍啊,沒點真實的功夫敢吃這個飯嗎?

形意拳人在舊時候不少從事鏢行之業。慢慢的鏢局這個行業,有了自己的特sè興旺發展起來。形意門的鏢師也總結了若干的順口溜,我把它稱作《鏢訣》。

名字是我起的,意思就是說鏢行保鏢的職業和訣竅,小時候聽家中長輩叨唸過這些,慢慢的記憶了一點。

感謝那時候小啊,記憶力驚人啊。

我叨唸幾句:

帶著女人莫梳妝

不在客店洗衣裳

睡覺用物倚門窗

隨身錢財兩人裝

給付銀錢莫著慌

衣不解帶

劍不離身

身如臥佛

鞋尖衝外

……

呵呵!出門在外萬事難,保鏢更是如此。

洗衣服就要脫衣服錢往那放?

睡覺時放個門窗花瓶,進來小偷不就有響動了。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保鏢的人早知道了,真被偷了路費咋辦呢?

睡覺的時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