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浮雲散
雨打纖塵清
五行順一氣
放膽即成功
三尖照
四稍齊
膽隨身
雞腿龍身鷹爪力
熊肩虎背吼雷聲
雖百萬軍中
取敵將之首如探囊取物耳
如此才為“真勇武”!
馬形拳不止練習拳法,還要體味沙場之味道,拳與意合才是形意也。古拳譜雲——
要學烈馬疾蹄功
沙場百戰抖威風
英雄四海揚威名
全仗此勢立奇功
細細揣摩這些拳中之訣。拳到意到才為形意。有形有意才為形意也。
奔馬形在雙馬的基礎上練習才好成功。
奔馬形雙拳擰搗之力是不一致的。雙手的勁力不同,打擊在敵人身上更妙。
比如我們推人兩手齊出,但胳膊是一長一短,勁力是“一快一慢”且“一剛、一柔”,推在敵人身上,不只是讓敵人退步,還能讓他“失重”挺好玩的,諸君可以嘗試。
把這個方法用在奔馬形上,就不是好玩了而是致命。馬立身踢踹雙腿力量也是不一致的且迴圈往復,放到拳裡也是。
這個馬形拳在實戰之前也是需要cāo手的,要有師父的指點喂手或者師兄弟的配合練習才好。
有人說我學了武術三年,打不過拳擊練三個月的,他用自己的例項把國術說的一無是處,好像很有道理。
我要問問你習武三年每天練習多長時間?
師父給餵過手不?
和師兄弟對練過否?試過招嗎?
其實這些你都沒經歷的,打不過拳擊不奇怪。
形意打死人,那說的是真傳的形意,買本雜誌自學三五天,是達不到這個打死人的高度的。祖師得《武穆拳譜》自己領悟還十年大成呢,買本雜誌三天五天的,你不會練的比祖師爺快吧。呵呵!
馬形的東西說的差不多了,裡邊還有些暗暗的幾變,這些就不說了。各個支系傳承差距很大的,說了也沒有對比xìng,練自己的東西就好。
關鍵是拳意要把握住了。
馬形拳練的是拳的“抖勁”,腳的“踏勁”合到“馬行“的衝撞上,有了問題回頭找找崩拳、槐蟲步練的不紮實,也會影響馬形拳的長進。最後再說說馬形拳的拳意。
馬有抖毛之威
跳澗之勇
綞韁之義
疾蹄之功
馬形破虎形,馬有行程之功、功成腳下。
落足走踏勁、出拳出抖勁
練之有“單、雙、側”三種。
練此形應外剛內柔、心內虛空、丹田氣足,
拳順則心平,
意定脾肺暢舒、道自心生,
yīn火自滅、
馬形取身為意、名曰意馬
意屬脾、
脾為土、
土生萬物、變化萬千,以xìng情稱為心源。
馬形拳有萬般密奧,不練也是枉然,諸君得此如能妥為練習,當能強身健體益壽延年耳。
國術瑰寶即在眼前。
珍之!惜之吧!
'bookid=2560599;bookname=《八極拳霸九天》''bookid=2646978;bookname=《話說形意拳門之真諦》'
………【42 內家拳之誤區】………
近期整理拳譜等事情,終於告一段落。
期間不少人要求將形意拳的東西再寫的細緻些,呵呵非吾不能詳述,然內家一道煙波浩淼,非點滴所能形容。如不能正確理解反被其誤也。
武道乃國人之國粹非洋術可比。
比如中醫對得病之人下藥,考慮人全身經絡血脈之淤塞,西醫是治療人的病,哪有病朝那下手,不考慮承受之人。
內家武學乃從內到外無不考慮在內也,非洋術一拳一腿可比。
在天津若干年前,在馬路上賣藝的人都能掌劈鵝卵石,掌斷紅磚幾塊。這些東西在武學中不屬於高深的功夫,只要身體正常有老師指點,持之以恆很快能有所獲也。但就是這些功夫在加上些身法技巧等,保命修身確實足夠了。
國術不是非練全了不可的,把一個門派的功夫學全,人一生可能未必能做到。有些內家支系眾多派別林立各有所長,多年的傳承已經使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