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2 / 4)

當年在練拳的時候和父親試手,父親的鮐形就是手腕一翻,拳就打出來了。手腕一翻就代表了收翅束尾,再出拳就是鮐形拳,打了動作小的幾乎看不見,幾乎和鑽拳雷同了。

形意拳在練的時候,全心全意做這個形,為的是練出意味,用的時候如神龍首尾不見。

形意拳門講打人不見形,見形不為能。

如果敵人倒在地上,認出了他是被你什麼形所傷,那麼說明你的功夫還不jīng,還有待提高。當年師父的教誨也是如此。

形意的打鬥就是個“描龍畫鳳”。初級為了圖個“像”字,如工筆畫之亭臺樓榭。格鬥中如潑墨山水,見縫插針、渾然天成、無跡可循。敵人倒下了他怎麼倒的?

我是那一拳變了哪一形,而克敵制勝?

打鬥完後只有個模糊的概念,我大概是這麼這麼用的。這個模糊的程度,就是武功的高度了,換句話說是功力使然。

崩拳是身如弩弓手似箭,脊柱像弓一樣發力。

鮐形拳是腰如磨盤,走了個“擰轉而發”。

一個巧妙的螺旋欺抖……

鮐形拳還有沒說到的地方,我想就說到這裡了,下筆千言離題萬里。其實寥寥百字,該悟的早就悟了。一句“阿彌陀佛”就能得道了。不是這份慧根,就是三藏萬部經典學完,也難有所得。

古往今來,有恆心奇志發大誓願,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武功要有大根基、大智慧、大恆心、大忍心的人,才能有大成就。

借電視劇《亮劍》李雲龍的一句話,來形容武功大成者之勇猛jīng進那就是:“就是死也要倒在衝鋒的路上!”

一青山、一古廟、一老僧、一口鐘、鐘聲嫋嫋,心於天地合……

古代的僧侶聽暮鼓晨鐘之音亦可悟道也。

聞鐘聲

煩惱輕

智慧長

菩提生

離地獄

出火坑

願成佛

度眾生

……

天下無難事

只怕有心人

有大恆心的人哪!

言止於此

吾與諸君共勉……

'bookid=2560599;bookname=《八極拳霸九天》''bookid=2646978;bookname=《話說形意拳門之真諦》'

………【60 形意劍法】………

不知不覺已經六十章了,六十年為一輪迴,“六十”這個數字在古人中是很神聖的,表豐收表喜悅。

今天這個文章已經寫到了六十章,看來今年是難以完成100章了。本來想用三言兩語完成這個事情,但形意拳門的東西實在是太多,稍微一展開,這個東西就說不完了。今後還是簡練一些的好。今天忽然想說說這個形意劍,形意的劍法太有名了。學了形意拳,不學形意劍那是天大的遺憾。

武者摸兵刃,可以更好的體會手腳的延長,我們手裡握著一個短棍,胳膊本來是兩節大骨頭接成的,突然多了一根棍,變成三節了,手腕單算就是四節,這個發力就跟空手不一樣了。

從歷史角度去看,人從會使用兵器的那一天,絕對是個劃時代的rì子,發明劍的那天,也算是劃時代的rì子了。這樣說是有根據的。

電影電視劇中的例項太多了,武松被髮配的時候,押解的人手持哨棒(棍子)有腰刀。劫道的山賊也是幾乎沒有不手持兵器的,人手裡有了武器膽氣就壯了。哪怕這個山賊不會使用兵器,也要拿著一樣壯壯膽氣。

兵刃確實有比手腳強的地方。一支好的兵刃,在一個武林高手手裡絕對是如虎添翼,這是歷史證明的。

在古代哪個軍隊都練拳腳,哪個軍隊都是拿著兵器作戰。形意拳是“槍拳”,或者說是“以槍化拳”,對兵刃的練習更是必不可少。

不會大槍的形意拳練習者總會覺得缺少點什麼,形意拳門經過了數百年的演變與發展,刀、槍、劍、棍這四大兵器最為普遍,也是最常用的武器。

其他兵器漸漸的少了。這四大兵刃能練好就行了,一通百通。我個人最喜歡長槍、短匕。呵呵!純屬個人喜好耳。

如果你是學練形意拳的,那麼恭喜你了。形意的兵刃和拳腳是一樣的路數,一樣的招式。你會了五行拳,其實就會了五行刀,會了五行槍,會了五行棍,也會了五行劍了。

呵呵!不是我寫的羅嗦,其實這是個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