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金朝,並且向金朝獻金一千萬錠,銀二千萬錠,絹帛一千萬匹。宋欽宗一一答應,金將才放他回。
欽宗回到城裡,向百姓大刮金銀,送到金營。金將嫌他太慢,過不久,又把宋欽宗叫到金營,扣押起來,說要等交足金銀後再放。宋欽宗派了二十四名官吏幫金兵在皇親國戚、官吏、和尚道士等家裡徹底查抄,前後抄了二十多天,除了搜去大量金銀財寶之外,把珍貴的古玩文物、全國州府地圖檔案也一搶而空。
公元1127年四月,宗翰、宗望和他們率領的金軍,俘虜了宋徽宗、欽宗兩個皇帝和皇族、官吏二三千人,滿載著搜刮去的財物,回到北方去。北宋王朝覆滅。
這次事變是在北宋靖康年間發生的,所以歷史上稱作“靖康之變”。
………【第二十五節 韓世忠梁紅玉抗擊金兵】………
1129年,金軍乘宋江防未固,兩路渡江,連破建康(今江蘇南京)、杭州、越州、明州(今浙江堇縣),宋高宗乘樓船逃往海上,金軍海路追擊300裡未能追上,金將兀朮想到長江沿岸還留著宋軍的大批人馬,怕歸路被斷,不敢多留,帶領金兵搶掠了一陣以後,向北方退兵。
公元1*年三月,兀朮帶了十萬金兵北撤,到了鎮江附近,就遇到宋軍大將韓世忠的攔擊。當時,金兵有十萬人,韓世忠手下宋軍總共才八千人,雙方兵力相差很大。韓世忠明白,要打贏這個仗,只有依靠士氣。他跟妻子梁紅玉商量。梁紅玉是個很有見識、又懂武藝的女將。她支援丈夫的計劃,並且要求一起參加戰鬥。
韓世忠料到金人一定去金山(在鎮江西北)上的龍王廟去偵察。韓世忠遂派幾百名士兵埋伏於岸邊和廟內,約定擊鼓為號,由岸邊伏兵先殺入,廟內伏兵隨後殺出,夾擊捉敵。不料金軍五騎闖入廟內時,廟內伏兵喜出望外竟不待鼓聲先衝殺出來,敵返身而逃,其中一墜馬又倉惶跨馬逃離的穿紅袍、系玉帶者正是金軍統帥兀朮。
兀朮急欲渡江,與韓世忠軍江中會戰。每次韓世忠皆站在高大海船之上親自指揮,夫人梁紅玉也身披盔甲親擂戰鼓助威,宋軍士氣高漲,一場戰鬥下來,金兵被殺傷的多得數不清,連兀朮的女婿龍虎大王也被活捉。
兀朮又以送還財物、奉獻名馬為條件請求借路渡江,遭嚴詞拒絕,於是退往長江下游的黃天蕩(今江蘇江寧東北80裡)。沒想到,此處是一條死港,前無出路,退路遭韓世忠封鎖,一時無計可施,後採納他人獻策,連夜沿黃天蕩東北10裡處已淤塞的老鸛河掘三十里大渠通秦淮河,再循路向建康逃走。不料半路上又遇到宋將岳飛的堵擊,只好退回到黃天蕩。
後來,江北的金軍也派兵接應。兀朮想用小船渡江,韓世忠在大船上備好大批帶著鐵索的撓鉤,等金兵的船隻渡江的時候,大船上的宋兵用長鉤把小船鉤住,再用鐵索用力一拉。小船翻了,金兵連人帶船一起沉在江心裡。
兀朮無奈,請求韓世忠上陣對話,苦苦要求韓世忠讓他們渡江。韓世忠說:“你們要過江不難,只要你們歸還佔領的地方,我就放你過江。”
後來兀朮懸賞,有人獻策:乘海風停息,宋軍海船風帆無力不便行駛,以輕便戰船射火箭襲擊宋軍海船所懸草編之物。
過了幾天,正遇到個大晴天,江面上風平浪靜。金兵偷偷登上小船,分批渡江。韓世忠想用大船趕上去攔擊,但是因為沒有風,大船行駛慢,趕不上小船。正在著急的時候,金兵的火箭紛紛射來,射中了宋船的風帆。風帆起了火,整個船隻都延燒起來,船上的宋軍紛紛落水。韓世忠只好放棄船隻,乘小船退回鎮江。
………【第二十六節 鐘相、楊麼起義】………
鐘相是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在金兵南下的時候,他曾經組織過抗金民兵,沒得到朝廷的支援,就回家鄉組織農民自衛。
當時南宋王朝一面對金朝屈辱求和,一面加緊對人民剝削,加重稅捐,使老百姓遭到重重災難。公元1*年,金兵攻佔了潭州,搶掠了一陣走了。接著,有一個被金兵打敗的宋朝團練使孔彥舟,帶著一批敗兵殘卒在那裡趁火打劫,催糧逼租。
當地百姓忍無可忍,在鐘相帶領下舉行了起義。自稱楚王,建立*。附近各縣的農民紛紛參加起義軍,鐘相分派起義軍攻佔城池,焚燒官府,打擊豪強大戶,不出一個月,起義軍就佔領了洞庭湖周圍十九個縣。
南宋朝廷十分恐慌,任命孔彥舟擔任捉殺使,*起義軍。孔彥舟知道正面攻打敵不過鐘相,就先派一批奸細,假扮成貧民,混進鐘相起義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