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樂呵呵地回答說:“這兒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
司馬昭看了他這個模樣,才明白楚劉禪的確是個糊塗人,不會對自己造成威脅,就沒有想殺害他。
………【第十九節 王濬樓船破吳】………
公元265年,司馬炎篡位,做了皇帝,建立了晉朝,這就是晉武帝。晉朝的國都在洛陽,歷史上把這個朝代稱為西晉。西晉建立的時候,東吳早已衰落,東吳皇帝孫皓殘暴無道,全國上下都把他恨透了。
公元279年,晉武帝決定發兵分幾路進攻東吳國都建業,消滅東吳。將軍王濬早就作了伐吳的準備,在益州督造大批戰船。這種戰船很大,能容納兩千多人。船上還造了城牆城樓,人站在上面,可以四面瞭望。所以也稱作樓船。
東吳太守吾彥,發現了這件事,覺得不防備總不放心。於是,他派人在江面險要的地方打了不少大木樁,釘上大鐵鏈,把大江攔腰截住,又把一丈多高的鐵錐安在水面下,好像無數的暗礁,使晉國水軍沒法透過。
第二年,王濬的水軍,到了秭歸,因為樓船被鐵鏈和鐵錐阻攔,不能前進。王濬吩咐晉兵造了幾十只很大的木筏,每個木筏上面放著一些草人,披上盔甲,手拿刀槍。他又派幾個水性好的兵士帶領這一隊木筏隨流而下。這些木筏碰到鐵錐,那些鐵錐的尖頭就紮在木筏子底下,被木筏掃掉了。
他又在木筏上架著一個個很大的火炬。這些火炬都灌足了麻油,一點就著。他讓這些裝著大火炬的木筏駛在戰船前面,遇到鐵鏈,就燒起熊熊大火,時間一長,那些鐵鏈鐵鎖都被燒斷了。
王濬的水軍掃除了水底下的鐵錐和江面上的鐵鏈,大隊戰船就順利地打進東吳地界。幾乎沒有遇到抵抗,一帆風順地到了建業。
由陸路進攻的杜預大軍也取得大勝,攻下了江陵。
這時候,東路王渾率領的晉軍也逼近了建業。
吳主孫皓無奈,只得脫下上衣,讓人反綁了雙手,帶領一批東吳大臣,到王濬的軍營前投降。史稱“王濬樓船破吳”,晉朝就此統一了全國。
………【第二十節 白痴皇帝司馬衷】………
雖然祖父、伯父、父親都是善於玩弄權術的人,可是晉武帝的兒子——太子司馬衷偏偏是一個什麼也不懂的低能兒。
有些大臣想勸武帝另立太子,但是不敢明說。有一天,在晉武帝舉行宴會的時候,大臣衛瓘假裝酒醉,倒在晉武帝的御座面前,用手*著座位,嘴裡含含糊糊地說:“這個座位太可惜了!”
然而,孩子是自己的好,晉武帝雖然馬上懂得他說的是什麼意思,但是假裝聽不懂,說:“你在胡說些什麼,準是喝醉了吧。”接著,吩咐侍從把衛瓘扶起來送走。
打那以後,誰也不敢向晉武帝再提這件事。
晉武帝臨終,立個遺詔,要皇后的父親楊駿和他叔父汝南王司馬亮一起輔政。楊駿為了想獨攬大權,和楊皇后串通起來,另外偽造一道遺詔,指定楊駿單獨輔政。他死後,太子司馬衷即位,這就是晉惠帝。
晉惠帝即位以後,國家政事他一件也管不了,鬧出的笑話倒是連篇。
有一次,晉惠帝帶了一批太監,在御花園裡玩。聽到一遍蛙叫,他呆頭呆腦地問身邊的太監說:“這些小東西叫,是為官家,還是為私人呢?”
太監面面相覷,不知該怎樣回答。有個比較機靈的太監一本正經地說:“在官地裡的為官家,在私地裡的為私家。”惠帝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又有一年,各地鬧饑荒。地方的官員把災情上報朝廷,說災區的老百姓餓死的很多。這件事給晉惠帝知道了,就問大臣說:“老百姓沒飯吃怎麼不多吃點肉粥呢?”大臣們聽了,個個目瞪口呆。
皇帝如此白痴,也就難怪稍有勢力的野心家都像取而代之。
………【第二十一節 八諸侯王混戰】………
晉惠帝即位以後,白痴無能,外戚楊駿用陰謀手段,排擠了汝南王司馬亮,取得單獨輔政的地位。晉武帝在位時為了鞏固統治,封了二十七個同姓王。這些諸侯王當然不甘心外戚執政,只是一時沒有機會動手反對他。晉惠帝的妻子賈后心狠手辣,她也不願讓楊駿*縱*,於是秘密派人跟汝南王司馬亮和楚王司馬瑋聯絡,要他們帶兵進京,討伐楊駿。
有了楚王瑋的支援,賈后待楚王瑋帶兵一進洛陽。就宣佈楊駿謀反,派兵圍了楊駿的家,把楊駿殺了。楊駿被殺之後,汝南王亮進洛陽輔政。可是賈后嫌留著汝南王亮也礙事,就假傳晉惠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