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2 / 4)

小說:君臨天下 作者:噹噹噹當

未時三刻,激戰了四個時辰之後,眼瞅著已無法守住錦江防線,兩鎮聯軍開始緩緩後撤,放棄了前營,回縮到離岸邊三里的大營之中,脫離了與官軍的接戰,緊閉寨門,龜縮防守了起來,而官軍也沒有趁勢攻打敵軍大營的打算,只是擺開防禦陣型,掩護己方後續大軍陸續登岸,於此同時,分出數萬兵力配合水軍強攻劍南水寨,前後夾擊之下,勢單力孤的劍南軍水師宣告不敵,主帥蕭冼率殘部百餘人棄寨逃走,餘部被全殲,劍南水師全軍覆滅,戰至此時,兩鎮聯軍已徹底失去了戰略主動權,唯一的翻盤希望只能放在了即將來援的吐蕃大軍身上。

這一場激戰無疑是慘烈的,強渡錦江的官軍死傷近萬,而兩鎮聯軍則更是損失慘重,水師全滅不說,連前線營壘都落入了官軍的手中,死傷多達兩萬餘人,足足是官軍的兩倍還多,這其中除了因兩鎮聯軍配合不善之外,更多的則是官軍的戰鬥力要比兩鎮聯軍來得強悍,當然了,官軍雖勝了此戰,可也無力趁勝追擊,只能是在錦江岸邊駐紮了下來,與兩鎮聯軍再次形成了對峙之局面,然則並非所有的官軍全都留在了錦江一線,就在兩鎮聯軍收兵回撤之時,由白長山統帥的一支足足有五萬兵力的大軍已趁勢衝破了兩鎮聯軍的防線,一路急行軍地向德陽方向趕了去,是時,兩鎮聯軍雖已發現了這支軍隊的去向詭異,怎奈新敗之餘,已無力去阻攔這支軍隊的突破,只能是派出報馬向各城示警。

德陽,先秦古道上的一座小城,本是隸屬於成都的一座小鎮,在順平以前,始終不曾設縣,順平大亂之後,劍南割據川中,這才將德陽升格為縣治,城雖新築,卻不併算高大,方圓不到十里,人口不過千餘戶,乃是連線綿州(今綿陽)與成都的一個交通樞紐,同時也是松州通往成都的必經要道,然因地處平原,幾無險可守,故此,儘管地理位置重要,卻素來不是兵家必爭之地,饒是如今川中戰火連綿,此處依舊是一派的寧靜與祥和,城中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絲毫不曾受戰火的影響,城中駐軍也就只有寥寥的數百守備軍,且並未施行宵禁,說是不設防之城也絕不為過,很顯然,這等鬆懈的守備狀況對於狂奔了一日外加半夜的蕭無畏所部來說,自是再愜意不過的事了。

辰時正牌,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探出頭來,大地上兀自飄蕩著朦朧的薄霧,德陽城緊閉的大門在一陣刺耳的“咯吱”聲中緩緩地由內而外地推了開來,數名打著哈欠的守備軍卒懶懶散散地從黑黝黝的城門洞行了出來,準備開始一天的無聊守衛工作,當然了,他們並不知道這已是他們最後一次的站崗了——就在這幾名守備軍卒剛走出城門洞,還沒來得及清城外的景緻,就見幾道身影從城門外撲了過來,一道道刀光閃過,措不及防的守備軍卒只來得及發出一陣淒厲的慘號,便已成了刀下之鬼,不多時,遠處一陣馬蹄聲轟然響起,一隊騎兵如奔雷般向洞開的城門撲擊了過來,德陽之戰就此拉開了序幕……

第316章 德陽之戰(1)

第6章 德陽之戰

德陽城小而無備,哪堪蕭無畏所部騎兵的狂擊,戰鬥幾乎是一開始便宣告結束了——隨著蕭無畏率部衝進了城中,德陽淪陷的命運便已是註定之事,數百守備軍卒甚至連一絲抵抗的勇氣都沒有,紛紛丟盔卸甲地逃回了家中,前後僅僅不到一刻鐘的時間,整個德陽城便已落入了蕭無畏的手中,縣令、縣尉等城中大員無一逃脫,然則蕭無畏卻無一絲一豪的興奮感,只因德陽的狀況與蕭無畏的事先預計相差得實在是太遠了些。

德陽城蕭無畏自是不曾到過,可在制定作戰計劃時,確曾專門詢問過到過此城的官軍探子,好歹算是對此城的情況有所瞭解,然則親眼見到了德陽城之後,蕭無畏這才鬱悶地發現德陽城居然小成了這般德性,別說駐紮五萬兵馬了,便是連蕭無畏原先預計的一萬五千兵力都難以容納,如此彈丸之地要想抗得住十八萬吐蕃大軍的強攻著實困難到了極點,很顯然,原先的作戰計劃已是行不通了,要想守住十天,那就必須對原先的計劃進行調整,只是究竟該如何調整卻令蕭無畏很是費思量了的。

德陽雖地處成都平原,可卻已是在東北邊緣上,周邊並非完全的一馬平川,其西北為龍門山,那裡是吐蕃大軍進入成都平原的必經之地,南邊是龍泉山,屬成都北部之屏障,若是能佔據此山,自是不愁擋不住吐蕃大軍,可惜的是龍泉山上駐有數千劍南軍,易守難攻,蕭無畏沒有那個時間去仰攻此山,再者,那個方向也不是吐蕃大軍前往錦江的必由之路,即便蕭無畏佔據了龍泉山,也不敢保證吐蕃軍會停駐在山下與己方死磕,自也就不敢保證能完成擋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