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3 / 4)

小說:輪迴之見或不見 作者:絕對601

,恐怕會對她做出更加不利的事情來。既然自己無法救人救到底,索性就由她去吧,也許她竟能有幸得到皇上的寵愛,得個貴人答應之類的名分,也算是個不錯的歸宿,起碼比讓那位惱羞成怒的狗屁知府糟蹋了強。

至於那位知府大人嘛,自己是決計不會放過的,非得要狠狠敲上他一筆才行。既然有膽利用我和坤作為進身之階,想必是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了,這一次定要讓他牢牢記住,得罪了我和坤究竟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一念及此,他打算這就帶賀玫兒去見皇上,一轉身,赫然發現皇上已經下了馬車,正向這邊走了過來。他忙低聲囑咐玫兒:“皇上過來了,見了皇上要低頭行禮,記得多聽少言。”

少女眨著大眼輕輕點了點頭,對他露出了一個燦爛的笑容。

四月二十三日,聖駕返京。

還在返京的路上,乾隆就得到奏報,甘肅回教田五等人起兵作亂。剛回到京城,乾隆馬上命福康安等赴甘肅剿匪。七月,回教叛亂被平定,身為軍機大臣的和坤因功授予世襲輕車都尉,並授協辦大學士。九月,封一等男爵。這一年,乾隆把圓明園的附屬花園淑春園賜給了和坤。

這座淑春園其實就是個大水田,園內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建築。但是和坤卻對這個園子有著近乎著迷地喜歡,不惜斥巨資開始對其進行大規模地翻修。

園內設計大體是仿照圓明園中福海(原名東湖)沿岸的景緻,甚至將圓明園中的石舫也仿製了一座,放在淑春園裡的未名湖中。這些本都屬於逾制之舉,可是作為皇上寵信的權臣,竟沒有御史膽敢輕捋虎鬚,上書彈劾他。

淑春園大致修建完成後,和坤便經常居住在此園中,因為乾隆皇帝一年中大多時間都是在圓明園臨朝聽政,這樣一來也方便他應付皇上的隨時召見。

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八月,朝廷上下正在為福建匪逆林爽文作亂之事鬧得惶惶不安。林爽文部已圍困了臺灣諸羅城,乾隆派去渡海增援的一萬二千人也因將領膽小無能而毫無建樹。

這一日,皇上身邊的傳旨太監胡公公來淑春園中傳皇上口諭,命軍機大臣和坤即刻進宮見駕,商議臺灣剿匪事宜。

和坤聽完口諭,正要馬上隨胡公公一起進宮,胡公公卻突然大聲咳了起來,好不容易止住了咳聲,他慢慢自懷中掏出一塊巾帕,輕拭了一下唇角。

當和坤不經意間看到那個巾帕一角上所繡的那片翠綠荷葉時,不由得怔住了。

☆、第十章 流水落花

隨胡公公回了圓明園,和坤一進勤政殿,就見皇上正皺著眉頭站在一張臺灣府佈防圖前,圖上的諸羅城被一個大大的紅圈圍在中間。

乾隆看到和坤進來,也沒什麼表示,轉身回到御案旁坐下,微閉了雙目沉思起來。

和坤見狀不敢打擾皇上,站在一旁不言不動。

半晌,乾隆睜開了雙目,沉聲道:“眾將無能,令賊匪猖獗至此,朕決定御駕親征,一舉蕩平臺灣匪逆。”

和坤聞言心裡一驚,知道皇上這回是真急了,竟想出這麼個昏招兒來。區區一個臺灣府,不過一隅之地,匪患再兇也成不了什麼氣候,根本不足為慮。只是朝廷派去負責剿匪的將領實在太過無能,剿匪剿了半年有餘,匪患不但沒有被肅清,還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也難怪皇上氣惱之餘而出此下策,要御駕親征。

丟下諾大的國家不管,皇上親自帶兵去那個彈丸小島剿匪,這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大清國無人嗎?

“皇上憂心國事,奴才常為不能替君分憂而深感惶恐。昨日接到臺灣前線戰報,奴才徹夜難眠,幾番斟酌之下,倒是想出了一個解決之策,特來呈報聖聽。”和坤不急不徐地開口道。

乾隆聞言大喜,急忙示意和坤繼續說下去。

“奴才以為臺灣戰事失利,究其緣由並非皆是諸將之責,恐怕更多乃是臺灣地方官員之罪。皇上御宇五十餘年,輕徭薄賦,愛民如子,乃至海內昇平,萬邦來朝。而今臺灣民眾卻響應匪逆,與朝廷為敵,其原因必是地方官員瀆職懈怠,未將皇上的恩德傳播於百姓,令百姓不知皇上的仁慈。既然如此,依奴才愚見,可採取兩法:其一,調遣得力將領赴臺灣繼續剿滅匪患;其二,撤換臺灣地方官員,另派得力臣工治理臺灣府,將皇上的仁德宣於臺灣百姓。”

和坤這番話直說進了乾隆的心裡,頓時令龍顏大悅,即刻下旨將剿匪不力的湖廣總督常青與福州將軍恆瑞革職,派福康安為將軍,赴臺灣督辦軍務,海蘭察為參贊大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