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既不知‘失去’的惘然,也不知‘沒有’的痛苦。”
顧懷南若有所思,沒再搭腔。
夜晚的校園是寂靜的,樹蔭遮蔽了燈光與月光,只有搖晃的樹影。他們走到校門口時門口除了兩個抽菸的門衛叔叔之外沒有第三個人。“夜自修時間不能出校。”其中一個年紀大點的門衛叔叔對他們說。
“知道了……叔叔,剛才門口有沒有來過別人?”顧懷南問。
“別人?什麼人?我們倆一直在這兒,沒看到有什麼人。”
“哦,知道了,謝謝。”
回去的路上,南澄有些沮喪,肩膀耷拉著,但她沒有放棄最後的希望:“你說他是不是因為看到門口有門衛,所以不敢過來?”
換作是別人,顧懷南早就大聲嘲笑對方“天真得近乎愚蠢”,可是因為是南澄,他想了想,說:“嗯,有可能……一切皆有可能。”還真是“一切皆有可能”。
第二天中午,南澄去學校對面的超市買水喝時看到一個怯生生的小女孩,十三四歲的模樣,披著一件湖藍色毛衣站在校門口的香樟樹下。
那毛衣分明就是南澄丟的那件。她走到女孩面前問:“你在等人嗎?”
小女孩仰起臉望著她,很小聲地問:“你昨天是不是見過我爸爸?還有一個哥哥呢?”
她真的是昨天那個男人的女兒,他沒有食言。
南澄在籃球場找到顧懷南,在男生們的口哨聲和起鬨聲中把他拉走。
“你,你幹嗎?”顧懷南無端緊張起來,臉燒得像要起火。
“睿睿讓我們去她家。”
“誰是睿睿?”顧懷南冷靜下來。
“就是昨天那個……‘變態’的女兒。”
在路上的時候透過和睿睿的聊天,南澄和顧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