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凱瑟琳;你們不該這麼想。婚姻生活也是需要經營的;我和你們的爸爸現在能夠這麼幸福也是因為彼此的努力。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個體,要結成一個家庭自然必須經歷痛苦和磨合;當磨合好後;才會得到幸福。”
瑪麗歪著頭想了好一會兒才開口問道:“媽媽,你和爸爸也經歷了你所說的磨合?”
伸手將這個家裡最愛看書的女兒的抱進懷裡,格瑞斯才微笑著說:“這是自然的。我和你爸爸在結婚前也不過就是參加了幾次舞會,偶爾一起散散步,你覺得我們對彼此的瞭解能有多深?還是生活在一起之後,才慢慢的瞭解彼此。”
“瞭解之後呢?”凱瑟琳靠在格瑞斯的肩膀上,美麗的藍色杏眼就這樣直勾勾的望著母親。
貝內特家母親和孩子的感情一直很好,但像這樣的談心還是第一次。格瑞斯和雙胞胎都很喜歡這種溫馨的感覺,尤其是雙胞胎,父母的感情故事總是會讓她們這些小女孩關注得更多。
“瞭解之後自然就是努力的包容彼此,在對方做出改變的時候自己也跟著做出改變。”格瑞斯的語調溫柔而又帶著些小幽默,“貝內特先生是個很內秀的人,如果不主動去接近並發現他的優點的話,他永遠在你面前只會是一個紳士。”
“所以媽媽發現了爸爸的優點,爸爸同樣也是欣賞媽媽的,對嗎?”瑪麗眨了眨眼睛,“然後你們才能這樣幸福。”
“沒錯,瑪麗寶貝。”格瑞斯眉眼彎彎。
“那麼,門當戶對在婚姻當中是不是也很重要,媽媽?”凱瑟琳跟著眉頭微皺的問。
聽聞小女兒的問題,格瑞斯眸色加深了些:“雖然媽媽想順著你回答愛情更重要,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生活和教育環境的不同造成了個人的習慣和愛好,凱瑟琳,你能想象你結婚後沒有漂亮的衣服,沒有精緻的菜餚,只有不斷的爭吵和為了幾個便士而頭痛嗎?”
雙胞胎想象了一下格瑞斯所說的場景,臉色煞白的對視了一眼,格瑞斯卻是眼眸微闔,思考著要怎麼教育兩個女兒。
貝內特家的孩子出生時家裡的條件都已經變好,到了雙胞胎的時候貝內特家更是成功的步入上流社會並站住了腳跟。如果說狄倫和簡還有伊麗莎白對生活的艱辛還算有所瞭解的話,雙胞胎就可以說是在蜜罐中長大的。
父母的寵愛,還有上面兄姐的照顧,瑪麗和凱瑟琳說是貝內特家的小公主也不為過。
當然,格瑞斯並沒有將她們教成不食人間煙火,但對社會的現實狀況卻始終是瞭解不足的。她和貝內特先生都覺得父母有能力就該為孩子們撐起一片天空,可現在看來,這種想法並不完全正確。
雙胞胎在交際方面並不差什麼,可她們接觸的都是和貝內特家差不多甚至更好的家庭。像是科林斯還有維克漢姆已經算是條件比較差的了,可他們的年收入也至少上千英鎊。
“親愛的,你們知道嗎,300英鎊的年收入已經可以讓一個五口之家的紳士家庭過得很體面。”格瑞斯為兩個女兒普及常識。
“哦,不,媽媽!”瑪麗和凱瑟琳很震驚,要知道,她們的一件衣服有時候都不止這個價格。
“這是真的,孩子們。”格瑞斯抱著兩個孩子,“倫敦不少家庭10英鎊就能過一年,甚至有時候他們連10英鎊都賺不到。就像你們的家庭教師,一年的薪水也不過就是40英鎊,這還算是比較高的了。”
雙胞胎面面相覷,她們是知道貝內特家生活條件很好,家裡也很富裕,卻不知道社會里的貧富差距居然這般大。兩個女孩雖然為結婚後夫妻之間有可能出現的摩擦和不合而擔憂,但總的來說還是將愛情看得挺重,雖不是愛情至上但對愛情也很嚮往。
瑪麗喜歡看書,也會看到一些與愛情有關的小說,自然會和凱瑟琳討論。姐妹兩也會因為一些觀點而爭吵,最重要的就是這門當戶對。小說裡不少有門戶差別的男女歷經千辛萬苦,要麼最終走到一起幸福的生活要麼就是被拆散一起殉情。
所以瑪麗才會在這個時候問格瑞斯這個問題,如果她們愛上了門不當戶不對的物件,格瑞斯和貝內特先生也會像書裡的父母一樣阻止她們的愛情嗎?瑪麗沒想到格瑞斯沒有正面回答她的問題,而是告訴了她社會現實。
小說裡的男女主人公即使是歷經風雨那也帶著浪漫的色彩,現實生活中的苦難卻並非如此。硬得可以打死人的黑麵包雙胞胎雖然沒吃過卻也見識過,卻從沒想過自己會以這個為食。
卻原來,佔據英格蘭民眾大多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