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祈德的面前,後者什麼壓力,可想而知。

至於高老太,她的氣還沒消,不過對著親家母和氣慈善的面孔,還有帶來的一大推禮品——曬乾的蘿蔔條、幹豆角、蘑菇、木耳,還有幾匹綿綢布,一條肥豬腿,兩口袋鹹鴨蛋、粉條等等,火氣也發不出來。

兩個老太太面對面坐在炕上,談判開始了。要麼怎麼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呢,聽聽那個不住的罵劉氏的,猛一看還以為是高老太發飆呢。其實,是劉老太在數落自己的親閨女。

“你這個不成器的東西,以前教你的全忘了?孝順長輩那是天經地義的,你咋敢跟親家母對著來?皮癢癢了吧!欺侮親家母好性兒,容著你撒野胡鬧!以為生了兒子就是高家的功臣了,自己封自己官太太了?不想著怎麼侍候老人,還想別人來侍候你!”

這明顯是說給高老太聽的!高老太耷拉著眼皮不說話,那劉老太也不急,唾沫星子直飛的說了大半個時辰,居然沒有重複!

高靜媛當時在隔壁,總結了一番要點。其一,是淡化“媳婦跟婆婆直接吵鬧”的壞影響,說成是“自幼養成的懶散壞脾氣”,結論是“要改”。當然要改了,不改的話,就是“將來你兒子娶了媳婦,有樣學樣,那才是自作自受!”暗指這個媳婦是生養了兒子的,總不好休妻吧?

高老太當然是不能因為一次吵架,就把兒媳婦給休了。好,這樣就有談判的基礎了。劉老太繼續發揮,要點二,把劉氏唾棄高祈德慫貨說成是“怒其不爭”,明理表揚了一番高祈德作為丈夫的種種優點,暗中則指出——小兩口也不小了,跟爹媽一起生活,沒日沒夜的幹活,沒功勞也有苦勞吧!怎麼發現一條財路,老人死活不答應呢!要是去賭、去騙,老人這樣說得過去,可那是包下茶園,連雲山十里八鄉的哪一個不懂得茶?正正經經的生意,為啥不答應?

要點三,拉近關係。劉家跟高家三十年前如何如何——不好的話,也不會結親了。就是高老太自己,跟劉老太年輕時候也是挺好的朋友。聽著老姐妹一口一口“對不住”“沒教好女兒”,她能怎樣呢?

高靜媛親眼看見三日前還下降成冰點婆媳關係,到晚上就迅速化凍了,頓時了悟!她太小看了樸實的農村老婦女,她們也許一輩子沒見過什麼大世面,但對於處理家庭的人際關係,那是專家級別的啊!

晚上劉氏做了一鍋豬肉燉粉條,給家裡每個人都盛了一碗,端到高老太的身邊時,說了句,“媽,吃肉。”高老太頓了頓,接了。看似尋常,意義卻不同。

也是,居家過日子麼,哪能不磕磕碰碰的呢!

高靜媛以為這事就算完了,以劉氏的低頭作為結束。可惜她再聰明,也才“六歲”,個字太矮,受目光角度的狹隘影響,能發現的事情太少。

劉老太能影響高老太的看法,但影響不了高二太爺的。他老人家對小兒子非常失望,因為高祈德受了四個舅兄的攛掇,行了“迂迴之策”——他自己不出面,讓劉家的人跟三房的聯絡。那蔣氏的人不是有船嗎,劉家有人啊!等到木已成舟,高二太爺還能說什麼!

高祈德自己跪在父親的面前,砰砰的磕頭請罪。

其實請什麼罪呢,高二太爺非常明白人都是有私心的。小兒子不能跟他一條心,說多了也是白費。於是做了一個決定,分產不分家!

“嘿,現在分了,也省得你那口子日後賺了錢,覺得你大哥和我們兩老,佔了便宜。至於家,暫時不分。你要是還有兩分聰明勁兒,就一輩子別提‘分家’兩個字!我怕你啊,分家後沒本事站起來!”

高祈德沒有話說。

但是劉氏受不了,她不覺得高祈德性格軟和,就是覺得二老偏心!偏到胳肢窩了!

“你大哥離家都四五年了吧?一年寫兩封信,每封信裡不過夾帶兩樣土特產,半文錢都不值的。回回都是跟家裡要錢。你三個姐姐,哪一個沒貼過?哦,咱沒白沒黑種田幹活的,沒本事站起來,那靠姐妹伸手幫襯的,算個什麼東西!”

“還有那個元元。她整天不著調的東跑西顛的,你說老大兩口子咋不把她接走?以前說她太小,沒工夫照看。嘿,上次來信不是說又添了個小子?哦,小子就有功夫照看了是吧!”

說起對老大夫妻的怨念,劉氏是滔滔不絕,能說個三天三夜。關上門都是一家人,哪有什麼深仇大恨,都是平日的不滿一點一滴積累起來。

等到分產那日,劉氏不認字,女人也進不了祠堂,根本無法參與進去。最後聽說,高祈德從父母那裡分到了五畝旱田,五畝水田,還都不是最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