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二伯的腳印,不讓自己的腳把油白菜苗給踩死了。
張揚的手裡提著一小桶水,桶裡放著一把瓢。
二伯栽好一株苗,張揚便澆小半瓢水,讓水慢慢浸溼秧苗周圍的泥土。
上輩子的張揚,每年寒暑假的時候,都會到二伯家中幫忙幹農活,也算是一把好手。但是,張揚腦海中關於小時候種植的記憶卻少得可憐,隱隱約約只記得小時候曾經多次在土裡玩過,至於怎麼玩?卻記不大清楚了。
雖然張揚是在農村長大的,但因為父母親在聯辦廠工作、沒有種地的緣故,小時候卻沒有幹過多少農活,直到初中懂事的年齡,到二伯家玩,看到二伯一家人在田地裡幹活,實在辛苦,出於幫忙的心思才學的。
長大後,每當小時候的玩伴回憶起打豬草、拾麥穗的美好經歷時,張揚便有些羨慕。
然而,這輩子,張揚終於有機會親身體驗一下種植了。
在秋冬之季,能夠感受一下種植之樂,也是一種不錯的體驗。
張揚在思考:“種植的樂趣到底是什麼呢?就好比父母對兒女的耐心呵護吧。”
這時候種植的蔬菜多為油白菜,菜品比較單一。
張揚記得,後世的時候,菜桌上的菜品可是極其豐富的,過年時能夠吃的蔬菜可是很多。為什麼這時候的菜不多呢?對了,後世時,為了達到蔬菜對溫度的要求,採用大棚種植的方式,而這時還沒有人想到用大棚種植蔬菜。
由於前世的張揚經常到二伯家幫忙,因此對大棚蔬菜種植的細節記得很清楚。
“大棚蔬菜之父”王樂義,時任山東省壽光市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
三年後,也就是1988年臘月廿八,王樂義的堂弟王新民從大連帶回來1公斤頂花帶刺的鮮黃瓜。寒冬臘月裡這幾根水靈靈的黃瓜讓王樂義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