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他手裡的箭還在。
這……眾人偷偷瞄一眼楊堅,又看看楊勇。
自己的兒子公然在外人面前違抗自己的命令,哪怕是最疼愛的兒子,這面子也是掛不住的。一旦男人覺得沒面子,一般那人的後果……
“勇兒,你為何不射箭?”
聽聽,皇上的語氣都變了,果然很生氣哪!要知道那些東西都是仇人的,想篡謀奪位的逆臣賊子的,這麼做,是否也代表了……
而且聽說之前太子殿下和宇文忻他們有過來往,莫不是說……
楊勇看向楊堅,說:“回父皇的話,兒臣只是覺得人都死了,這些東西有什麼罪呢?而且看著都是極貴重的,倒不如拿來賣錢,還能幫助到百姓呢,如此加以破壞,不是一大損失麼?”
第九十一章 :
楊勇的話,立刻引發百官的騷動。
有認為楊勇的話有理卻不敢說的,有對楊勇接下來的結果抱著看好戲態度的,也有小心翼翼觀察楊堅的臉色兩邊倒的。
誰不知道因為宇文忻和劉那二人的賊心,楊堅生多大的氣,雖然沒有完全表現在臉上,但這舉動就足以說明一切了。如果把那些東西換成宇文忻二人的話……有人偷偷摸了摸心口,一陣膽寒。
那就是萬箭穿心了!
偏偏還有人踩在楊堅傷口上的,而那個人還偏偏是當朝太子!
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從楊堅身上散發出來的魄力,一時間,嘈雜安靜了下來,沒一個人敢開口或有所小動作的。
對他們來說,天子一發威,大山都要抖三抖,生死榮辱都在他的一念間,若是他發怒起來,沒人擋得住啊。
“所以,勇兒的意思是說父皇做錯了?”楊堅的聲音無比的低沉。
眾人大氣都不敢喘一口了,那明顯是暴風雨前的徵兆啊!
楊勇撓撓臉頰,說:“這也不能用對或錯來判定的,父皇這麼做也有父皇的道理,兒臣只是從另一方面來看待這事而已。”
“皇上,太子一向宅心仁厚又經常深入民間,看到許多的真實也經歷到許多的事,他有這樣的心也無可厚非的。”說這話的人是宇文述,因為在剿滅宇文忻和劉二人的事上有功,楊堅又提拔了他的位。
一想到他提拔宇文述,楊堅就覺得頭疼。
為了提拔宇文述這事,獨孤伽羅知道後還連續好幾天與他鬧彆扭,甚至閉門不見他,對獨孤伽羅來說,宇文述這人教養出來的兒子差點殺了她兒子,她本該親手手刃宇文化及,最後卻因為宇文述的苦苦求饒而沒有,可以說這是她最大的容忍限度了。但是宇文化及差點殺了楊勇這事至今還是獨孤伽羅的心頭恨,如今就因為宇文述立了功就將功補過,她是無論如何也解不開這心結的。
即便說大隋急需用人,也不能用如此心地險惡的人。這是她對他說的話。
而當他誠實說提拔宇文述也是楊廣的推薦時,他看得出他的愛妻獨孤伽羅已經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詞來形容她的心情了。
其實他自己也有顧忌的,所以在宇文述立了功後只是稍微提拔,而這事卻還是導致他和獨孤伽羅關係不和。甚至他也想過這樣做到底值不值得,可在國事面前,家事是顯得那麼的微不足道,就只能有所犧牲,而且宇文述撇去品行方面不說,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們夫妻的不和他也就認了。
今日,他本想借著射宇文忻和劉二人的家財,來警戒人不可存有忤逆之心,更不可起背叛之意,結果倒好,第一個違抗他的是他的大兒子,當朝的太子,這是存心給他添堵不是?
見楊堅越來越難看的神色,楊廣趁機說:“父皇,依兒臣看父皇的做法是有理的,皇兄的說法也是有理的,只是意見不同也就表態不同而已。”
好一個意見不同,這就等於昭告別人他們父子不是一條心的。
林公公朝楊廣投去一眼,笑得高深莫測。
“皇上,臣以為太子倒是秉承了皇上節儉的品格。”
平地一聲起,這是在眾多陰謀和看好戲中竄起的辯解。楊勇雖然還不知道為什麼氣氛突然變得這麼嚴肅可怖,但是他岳父高熲的話讓他莫名鎮定了下來。
楊堅看向高熲,只見他在行禮後一字一句道來:“在太子眼裡,該死的人已死,該滅亡的人已滅亡,這些家財本沒有與主人同流合汙,閒置或送人都不是最好的處理方法,而城內有那麼多生活並不寬裕的百姓,若是分發給他們,一來積功德,二來得民心,三來還不浪費一點財產,各盡所職,一樁美事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