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朱總理就曾經在竟選上海市長的演說中提出過七條施政舉措,第一條便是提高政府辦事效率,公務員廉潔奉公,並表示要身體力行,在上海努力建立起一個高效、廉潔的政府。
他曾給局以上幹部立下三條為政標準,即:解放思想,做敢冒風險的改革者;為政清廉,做問心無愧的公僕;深入基層,做解決問題的能手。
他任上海市市長後,即向各區、縣長及市政府人員贈送古訓並逐句解釋:“吏不畏我嚴,而畏我廉;民不畏我能,而畏我公。公則民不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他還親自主持制訂了市政府《幹部廉政守則》,制訂了“四菜一湯”制度,鼓勵紀檢幹部大力肅貪,要求紀檢監察部門,把眼睛盯住全市幹部,發現問題,“及時查處”,“摘牌”,“撤職”,“害群之馬,開除”在上海颳起了“廉政風暴”。
1996年歲末,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朱總理觀看話劇《商鞅》,為劇情所動,悽然淚下,並且稱讚“歷史上的改革家是民族的脊樑,商鞅以驚人的勇氣掀起改革之潮流,終為頑固羈絆被車裂而死。”
1998年3月24,朱總理在主持新一屆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時,還曾經提出五項要求:牢記自己是人民公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盡職守,敢於講真話;從嚴治政,敢於得罪人;清正廉潔,嚴懲腐敗;勤奮學習,刻苦工作。約法三章:在國內考察要輕車簡從;精簡會議,壓縮時間減少人員;減少應酬,集中精力研究處理重大問題。
1998年8月9日,九江的決堤,朱總理緊急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