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氏面子,溫良辰無從著手,只好用盡全力去彌補。
果然,不過許久,白嬤嬤回來稟報,稱蘇氏已經收下粥和點心,還特地給她賞了一個大紅包。
紅包的分量居然還不輕。
“大奶奶親自傳老奴進去,特地命老奴向郡主道謝,虧得郡主記得、體貼她,郡主這麼久為她操勞婚事,她聲稱感激不盡,望今兒郡主好生休息,切莫勞傷身子。”白嬤嬤如是回答道,臉上帶著一股滿意之色。
溫良辰一挑眉,問道:“你覺得大嫂如何?”就此來看,這位蘇氏倒十分會做人,即便心中計較,估計也不會表現出來。
白嬤嬤是伺候公主的老人,也不作那惶恐之色,或是轉而言它,認真思索了片刻,便答道:“老奴覺得,大奶奶瞧著便是個溫和人兒,柔和溫雅,善解細緻 ,且行事縝密,讓人挑不出任何錯兒呢。不過,比起姑娘,大奶奶看起來,未免太過古板了些……”
溫良辰頓時笑了,明知故問道:“我如何不古板了?”
白嬤嬤自幼看她長大,說是半個母親都差不多,她極為自豪地道:“大奶奶瞧著便是個世家婦模子,怎能與咱們家姑娘相比?姑娘今後可是要做大事之人。”
白嬤嬤也不知大事是什麼,總之,能超過溫良辰的閨秀,她這輩子就沒聽說過。溫良辰不僅能管家理事,在外將鋪子打理得有聲有色,還能代溫駙馬寫奏摺,參與本朝朝政,她雖然不懂前頭男人們的事兒,但卻對溫良辰有充分的信心:她家的姑娘手底下,還控制不少新秀官員,這絕不是普通男人能做到的事情。
“嬤嬤若要再誇我,我這臉皮可要砌得比城牆厚了。”溫良辰樂呵呵地笑了起來,對此不加多言。
白嬤嬤倒喜歡她這點,和襄城公主的爽利性格極像,坦然真誠,一點也不矯揉造作。
透過白嬤嬤的打探,溫良辰大概已經猜出七八分了,溫大太太找媳婦的標準,估計是按照她自己的模子來的罷。
真像溫大太太那般的世家媳婦兒,溫良辰便沒甚好擔心的了。蘇氏如何好、如何壞,都與她沒有太大幹系,她要的,僅僅是一個與公主府關係良好的大房而已。
次日,大房新媳婦敬婆婆茶,老太太親自出席坐鎮,闔府上下都聚於榮禧堂,與大房這位新媳婦見面,溫大太太坐在老太太旁,臉上喜悅的笑容蓋都蓋不住。
對於這位新孫兒媳婦,老太太也頗為滿意,至少蘇家讓人挑不出錯來,見到蘇氏本人之後,老太太破天荒沒有揚長而去,居然十分給面子地、一派淡然坐完全程。
溫儀華平素喜歡窩在家中讀書,本人便生得不甚高大,和季雲卿差不多高個兒,蘇氏站在他邊上,居然比他更小上一圈,兩廂瞧著,倒是十分般配。
蘇氏雖然生得嬌小玲瓏,那一身紅豔衣裙,襯得她氣度不落下半分,府上親眷們幾乎無人敢小瞧於她。即便來到溫良辰面前,發現比溫良辰小半個頭,蘇氏也未有任何異色,笑容和煦地給她塞了一個夠分量的沉重盒子。
開啟盒子的縫隙,發現是一套打造得十分精緻的金玉頭面,溫良辰面上不動聲色,心中卻道,蘇氏這回是下了血本,連這麼貴重的禮物都捨得。
不過,想想也不算奇怪,根據她蒐集到的情報,書香蘇家絕不似表面那般清高,這一代家主甚有眼光,與皇商蘇家私底下有來往,書香蘇家的銀子進項,估計大多歸功於他們的老親戚罷。
蘇氏朝溫良辰抿嘴一笑,溫良辰同樣點頭致意,僅僅只有這一眼,二人便不約而同地,對對方生出幾分好感。
“我並無甚事交待,如今我老了乏了,管不動你們年輕人之事,只希望大孫媳你早日為我溫家添個哥兒,我這輩子便放心了。”溫老太太嘴上說著,心中卻不似這般作想。她唯一擔心的,便是蘇氏的身子,瞧那乾巴巴的身體,還有柳條般細瘦的腰肢,不知能不能生兒子。
溫家下一代唯有溫儀華一支獨苗苗,也不知溫大太太是如何想的,竟然選擇一位看起來不好生養的女子。
老太太皺起眉頭,還是忍不住責怪道:“老大媳婦,你這大孫媳看著太瘦弱,你得花些精力尋方子和滋補藥品,好好給她補補身子。”
溫大太太向來習慣老太太如此,垂首應上一聲,而蘇氏卻不知溫家情形,頓時臉都憋紅了。
溫儀華偷偷站在她邊上,用手指勾勾她的袖子,蘇氏這才眨眨眼睛,悄悄吐出一口氣。
眼見廳上氣氛僵硬,溫良辰突然笑道:“老太太過慮了。大哥和大嫂夫唱婦隨,夫婦和睦,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