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咱鄉不少了一個大專業戶不是?等鄉里的牛棚搭好了,木有牛,額總不能用紙糊的牛裝裡面吧。”
額笑了,說:“楊鄉長,既然你這樣說了,額也就不賣了,全都賣給鄉政府的是。”
半個月後,長青鄉成立了股份制的養牛公司,額的十五條牛全部拉進了公司新建的牛棚裡,加之其他農戶的牛,總共二百多頭,全部由鄉政府貸款高價收購。額的牛就賣了8萬元,嘰,你說這事咋不叫人開心。
半年過去,全國養牛十強縣評比活動開始,由於雉水縣在評比中搞花架子,弄虛作假,被記者寫了內參,稱額們是全國“牛b縣”,並把老百姓編的打油詩也寫了進去:
“雉水是個牛b縣,黃牛身上有錢賺。牛肉能出國,牛鞭上國晏。牛毛做刷子,牛骨做膠丸,牛糞養磨菇,牛雜罐頭鮮。只有牛b不能賣,專門吹給領導看。”
這個順口溜並不虛假,額就親自參加過額們盧書記舉行的新聞釋出會。有記者問:“請問盧書記,雉水縣的第一產業是什麼?”盧楓出口答道:“養牛養羊。”記者說額知道了,養牛十強縣嘛,農業結構肯定以畜牧業為主。那麼雉水縣的第二產業呢?盧楓胸有成竹,不乏幽默而又風趣地說:“殺牛殺羊。”
記者不太理解,盧楓得意地笑了,說:“第二產業就是工業,我們有那麼多的牛羊資源,當然要在牛羊身上做文章,那麼我們就將我們的牛羊殺了,生產系列食品,牛的皮、骨、內臟轉化其他產品。”記者說,好好,盧書記真是有思路。那麼,雉水縣的第三產業也離不開牛嗎?盧楓笑了,說:”那當然了。我們是依靠養牛奔小康的,當然在牛的身上搞經濟發展,並以此帶動全社會的經濟發展。第三產業就是吃牛肉,喝羊湯。為什麼這樣說呢?牛羊被加工廠殺了,賣給誰?誰來賣?怎麼賣?這裡面都有許多文章。那麼我們就開肉食品批發連鎖店,成立若干食品公司,開牛羊肉館,開牛皮鞋店羊皮夾克城,這樣還推動了就業,形成了雉水的特殊模式。又有一個記者問:“請問盧書記,雉水縣的文化產業以什麼為主?也是牛嗎?”盧書記眼睛一亮,說:“這個問題問得好,我們正在做的就是牛的文化產業,並將這個蛋糕做大做強。我們要編牛戲,寫牛詩,唱牛歌,樹牛人,立牛史、、、、、、”剛講到這兒,不知從那角落處發出一句經典話語:
“還有吹牛b!”
全場一片大笑,蓋住了盧楓的發言。
縣裡搞花架子,額可是實打實地將8萬元裝腰包裡了。額有了錢,得到了第一筒金,走路腰桿子直多了。
那天,額到縣城請蔡平和鄧未來兩位老友喝酒,鄧未來告訴額,將牛全賣了吧。額說,為啥麼,額已經賣了十五頭了,還有四頭,養著玩玩。鄧未來說,這一回養牛你是抓住了縣裡吹牛b的機遇,但牛皮不是吹炸了嗎?你再養下去肯定吃虧。咋不是呢?縣裡不爭十強養牛縣了,誰還去搶著買牛?大家都不買牛的是,牛價還不就得下來?鄧未來說的有道理。可不養牛,又養啥麼呢?鄧未來又神秘地告訴額說,養豬。
原來,盧楓經歷了上次養牛搞政績工程失敗後,仍然不死心,還對中央電視臺一肚子意見,說他們報道中也帶著偏見。他說,我們搞標準化的牛棚有什麼不好?好看只是一個方面,餵牛集中咋不說?我們將牛開發多種系列產品,雖然現在還沒有做,但我們宣傳了,讓群眾有這種意識有什麼不好?我們是搞了一些花架子,但花架子慢慢地就會填內容,時間久了就是實打實的真貨,要他們報道去,要他們播放去,費他們的電去。
過了不久,盧楓又召開了經濟工作研討會,盧楓在總結會上說:“我們這一次要尋求雉水縣新的經濟發展的突破口,這個突破口就是養豬。我們要爭取在明年把全國瘦肉型豬養殖基地的稱號拿下來。”
有上一次養牛失敗的教訓,這一次在養豬的發動上卻不是那麼順利。因為
養豬與養牛不同,牛吃的是草,成本不太高。可豬就不能光吃草了。豬卻要大量的精飼料,農民還不富裕,哪來的錢買精飼料呢?一時間發展有阻力。鄧未來告訴額這一訊息,讓我額新看到了商機。就象股票,一出新股的時候,價位都是很低的,越是低大家還都不太愛買,可是一開盤,主力資金一進場,一炒就起來了,這時候再去買就木法下手了。額想這時候買豬養豬,正是大家都不太想買的時候,價位最低價位的時候,到了縣委縣政府對發展養豬久推不動,不得不將鄉鎮書記鄉長召集在一起,開現場會,表態發言,確定各鄉鎮的指標,填寫責任書的時候,豬就會象股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