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2 / 4)

個月三次元的事情較多,這文的更新有些不穩定,現在改成隔日更,二四六發,可以囤貨再一起食用~

☆、玉琮之秘(三)

如果言及良渚文化,就要把視線向上個世紀的30年代移去。

上世紀30年代,杭城古蕩一帶出土了一堆東西,在那裡發現了玉器、石器和陶器等散落在民間的遺物。

何天行先生得知這一訊息後,憑他對於古史的敏感性,判定這裡有著被掩埋的文化遺址。1935年的夏天,他帶隊對良渚古遺址進行調查,之後出土了文物數件。

1937年,何先生攜帶著出土的黑陶,來到南京中央研究院拜訪董作賓與梁思永先生,二者對這次的考古發現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何天行先生後來作《杭縣良渚鎮之石器與陶器》一書,由蔡元培先生題寫書名,作為吳越史地研究會叢書。

時隔70多年,這部著作在研究良渚文化中,仍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何天行先生不只是良渚遺址的發現者,也是良渚文化研究的先驅者。

何先生在他的書中這樣寫道:“浙江在春秋戰國以前,絕少有真確的史料,文化不彰,向以紋身斷髮的蠻荒境界。現在發現了這樣優秀的文化遺址,可見浙江遠古文化本極悠久。……這次的發現,亦不啻為東南古文化奠基一新的基礎與途徑。”

可見良渚文化的重要性。對於雲子諾與鬱陽而言,在古史書堆中,發現的不只是良渚文化填補了在中華東南沿海一帶的史前文明空缺。更是對於修真文明的見證。

良渚文化分佈於太湖一代,多見玉石,其中巫術與祭祀的發展驚人。

“結合《山海經》之中,南次二經所記,江浙一帶多產玉石。”雲子諾與鬱陽翻閱了熊胤天的所有文獻資料後,討論著可能被忽視的真相。

“瞿父之山,無草木,多金石。句餘之山,無草木,多金石。成山,四方而三壇(成四方形而類似三個重疊在一起的臺),多金玉。會稽之山,上多金玉,下多砆石(類似玉)。”鬱陽說道,他找到出了兩幅地圖,一張是現在的行政區域圖,另外卻是一張錦緞,上面畫著有些難以識別的河川。

“所說的多產玉石的這些山脈就在浙江境內。

據推斷,瞿父之山為現在三衢山所在,句餘山則是現在四明山所在,成山為現在富春山所在,會稽山為現在會稽山所在。

然而,現在的這些山上卻沒有了古時候記載的那些草木,造成這種古今不同的原因,多半是重疊的時空消失了。”

雲子諾對比古今山脈的變化,推測山脈所在之處並沒有發生大的偏移,所以在如今的地圖上仍然可以模糊地找到往昔的影子。

但是多重空間的消失,使得曾經的山脈中的奇花異草與珍禽猛獸不再為人所見。某種程度上,此山是彼山,此山又非彼山。

有關修真文明的一切曾經出現在俗世間,但又最終隨著空間轉變,在天地之中消失不見。除了故紙堆中的蛛絲馬跡,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證據留下。這樣一來,故紙堆中的真言卻最終變為笑談。

“其中還有一樣事情值得關注。”鬱陽指著天目山的位置說, “又東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區東望諸毗。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苕水出於其陰,北流注於具區。其中多鮆魚。”

接著又補充道,“這裡面說的浮玉山就是天目山,而苕水就是現今浙江的苕溪。這條苕溪,恰好就是良渚遺址上莫角山山前的那條苕溪。”

“看來良渚遺地與山海舊址必有一定的關聯,我們明天就去實地,仔細一探吧。”雲子諾覺得這次的良渚之行,應該會有所收穫。之前探尋山海之地入口的事情,一直停滯不前,說不定這次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

“1986年,考古隊對於反山的遺址進行了勘探。而到了1990年初的時候,老師們就對莫角山的遺址開始進行勘探了。”熊胤天與雲子諾、鬱陽站在莫角山的遺址上,對熊胤天兩人說到,“那時老師們還沒有想到莫角山的發現是如此的重要,直到隨著周邊的遺址逐步開發,才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史實。”

他攤了開地圖,在上面圈畫起來,“你們看,以莫角山為中心,向四周輻射開去,將幾個遺址的座標之間進行比對,可以發現這些地方合成一個‘宮’字,而這裡就是中心點。”

熊胤天指了指莫角山的位置,“這後又在這裡發現了大型的祭祀臺,可以推測這裡就是當年的中心區域。在大莫角山、小莫角山與烏龜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