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帆聽李立強說起這個話題之後,眉頭也是緊皺了起來,確實到應城去投資,這個可不好搞o阿!
因為正如之前李立強說總結的,哪裡實在是沒什麼好投資的。
不過有著兩世為入的經驗,李逸帆很快就想到了適合他們家發展的專案,而想起這一點,也正是因為後世應城在朝廷臺上給自己的城市大廣告宣傳的時候,所提到的那個鮁魚圈。
這個海產養殖專案,確實還是很有搞頭的。
事實上在即將到來的新世紀第一個十年,國內的海產品的消費,將會隨著越來越富有的zhèngfǔ而消費量猛增,價格也會隨之水漲船高。
就好比海參這玩意,以前他聽老爸講過,他們小時候這海參,是他們經常可以再海邊見到的一種海產品,那時候這玩意根本就不值錢,他們小孩子都關著東西叫海腸子,想吃的時候,就去海邊撿幾條回來吃,可是這玩意還不是很好做。
可是現在你看看這海參的價格,隨著入們對這玩意的忽悠,這海參的價格,已經是翻著跟頭似地往上竄,老爸他們當年剛開始上班的時候,這海參進入市場,也不過才幾塊錢一斤,和其他的海產品,沒什麼差別。
可是這麼多年的宣傳下來,這海參的價格已經漲到了幾百塊錢一斤,等到十年之後,幾千塊錢一斤的海參更是比比皆是,可是在市場上卻依1rì是買的火爆無比。
所以李逸帆其實以前也琢磨過這海產品養殖行業,可惜這個行業,需要入行的成本實在是太高,所以也就沒怎麼多想了。
想要搞還產品養殖,如果不是養殖什麼海帶,海菜,小魚小蝦,小螃蟹那類的貨sè,那就要投入很大的成本。
尤其是想要養海參,養鮑魚這樣的高檔海貨,那需要的投入就更大了,最主要的一塊投入,就是要找到一塊合適的海域,最好是裡陸地不遠的海島。
而這樣的海島,在濱城轄區內,可以說是比比皆是,可惜的是現在這樣的海島,早就已經被市內各所轄地,以公私聯營的方式給承包出去了。
一般都是轄區本地zhèngfǔ以土地入股的模式,有一家專業的養殖公司來進行海參,鮑魚等高檔海鮮的飼養,可不要小看了這些公司,這些公司,現在是不聲不響,可是十年之後,這些公司,那個不是賺的盤滿缽滿?
甚至靠養殖海參,而發家致富,身家過億的富豪,在濱城就不在少數,那時候李逸帆瞅著這些海鮮大亨可是眼饞的很。
上輩子的時候,儘管知道這個行當好賺錢,可是他根本就沒資格,也沒資本去加入這個行當,而這輩子,這樣的好機會,豈不是正擺在眼前?
應城市真的沒什麼好投資的專案,但是十年之後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海產品的大量需求,他們這個原本並不是很出名的鮁魚圈,就靠著海產品養殖,而成為了赫赫有名的富豪圈。
在這個富豪圈子裡,誕生了無數的千萬,甚至是億萬富翁,不過那是十年之後,而現在他們的這個鮁魚圈計劃,好像還正處於一個舉步維艱的爛泥灘之中呢吧。
說起這鮁魚圈區,其實也是應城的第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這裡之所以會有這樣一個名字,就是因為這一片原來是生產鮁魚的一個區域。
可惜後來因為過度的捕撈,這裡的鮁魚產量已經是處於一種連年下降的趨勢。
而這個以鮁魚圈而命名的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也一直是以非常緩慢的速度在進行,不過因為交通設施的配備齊全,以及國內對海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再加上得夭獨厚的海產養殖環境,這裡的海產養殖行業,倒是馬上就要興盛起來。
之前這裡一直沒有發展起來,其實也主要是因為當地的zhèngfǔ,一門心思的想要搞能夠讓GDP飛速增長的工業,企業等專案,可惜後來發現這條路走不通之後,卻恰好趕上了國內海產品市場的爆發期。
這鮁魚圈內獨特的海產養殖環境,立刻就為這裡招來了大量的海產品養殖投資客商,於是幾年之後,這個鮁魚圈就靠著海產養殖,而聞名了整個北省。
而年年攀升的海產品的價格,也著實是讓這些最早投身於海產品養殖的客商們是跟著發了大財。
現在這顧廳長要給應城拉投資,而在李逸帆看來,去應城最好的投資,無疑就是搞海產養殖了。
他把這個想法和老爸一說,李立強倒也覺得如果是投資搞這個專案,倒還是顯得有些靠譜。
他年輕的時候,那時候應城的鮁魚圈裡的鮁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