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老李廠長不由得感嘆著說道。
李逸帆也是模糊的回應了一聲,確實如果不是把人給逼急了,誰願意這樣缺德,把謀生的傢伙事都給裁掉了啊?
“這座鍊鋼爐,還是當年咱們和蘇聯關係好的時候,他們支援咱們的呢,這可是好東西,有了這玩意,咱們才煉出第一鍋剛,當年年產量是五萬噸,後來有陸陸續續的添了不少裝置,咱們的年產量提高到八十到一百二十萬噸。。。”
老李對這個工廠很有感情,說起來也是頭頭是道,指著其中一個鍊鋼爐對李逸帆說道,李逸帆一聽這話,走到這個鍊鋼爐的銘牌哪裡用手把鐵鏽颳了刮好好看了看。
草,老毛子果然是沒安好心,這個破鋼爐,居然還是日本人當年的產品,看年代還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當年老毛子幫忙解放東北的時候,可沒少從這裡拆東西,好東西全都特麼的拿到他們哪裡去了。
後來這玩意肯定是被老毛子淘汰之後,轉手在給咱們當賣好的,只可憐咱們那時候什麼都缺,就是這個破玩意,咱們還當寶呢。
也難為了這家企業,這麼一個歷史文物,他們居然一直用到了上世紀的九十年代,李逸帆的心裡是唏噓不已。。。
“李先生,你可能是對這些東西看不上吧?不過咱們也有不少好東西呢,當年xxx工程咱們廠可是參與了的,後來那個專案沒能成型,但是很多裝置卻留下了,那些裝置,我都好好的存放著呢,走,我帶你們去看看。”
李逸帆一聽這話,頓時有點激動了,xxx工程,那可是當年國內著名的大工程,原本是要自己搞打飛機的,可惜後來某位鼠目寸光的領導一句話,造不如買,直接就把工程給廢了,現在想想實在是太可惜了。
787。高階顧問
“哦?是嗎?當年李老還參與了那個工程呢嗎?”
跟在這個老頭的身後,往裡面走去,李逸帆忍不住問了一句。
“可不是,當年全國多少專家和工廠都在為了那個工程是摩拳擦掌呢?那時候我還是這個工廠的廠長呢,一年到頭可是沒少跑京城,和浦海去參加會議,當初為了解決一些特殊金屬材料的冶煉問題,國家還特批了全國各地的幾家企業一筆資金,從國外採買了一批特殊金屬冶煉的裝置。當年為了準備這個專案,我還特地去了德國幾次,採買回來不少機械裝置呢,只可惜後來這些機械裝置都沒能用上,專案就黃了。再後來我退休了,這些裝置,因為特殊性,也就沒用上,畢竟使用這樣裝置冶煉出來的產品,國內的很多企業都用不上,出口咱們又沒有優勢,後來。。。哎。。。不說了。。。”
李本初老人剛開始說起那些往年的事蹟的時候,還是帶著那麼一股精氣神,可是當後來說道工廠逐步的走向沒落的時候,他也只能是長出一口氣,神情也逐步的從最開始的興奮,走向了落寞了。
他這樣的心情,李逸帆還是能夠理解的,一行人之後也沒怎麼說話,直接就轉到了這冶煉車間後面的一個車間裡,然後就看到了擺放在車間中央的幾臺大型機械。
這些機械都是用土辦法儲存的,外面包著厚厚的稻草防潮,裡面的機械裡的老遠還都能夠聞到一股機油的味道。
“這是當初我廢了牛勁。從德國克虜伯哪裡引進的二手中頻真空爐。你們別看他是二手的。可是保養的很好,用起來。。。。。。這是我從日本新日鐵哪裡引進的低頻真空爐,也是二手。。。。。”
前面擺放著三四臺保養的很好的真空爐,都是為了生產各種特殊金屬而專門準備的,李本初老人在介紹這些真空爐裝置的時候,也來了精神,不再像之前那樣的態度萎靡,在解說起這些裝置的產能和用途的時候。更是精神奕奕,好像在說自己的孩子一般。
“這些裝置,就目前國內的狀況而言,即便是現在也並不落後,現在國內的特殊金屬冶煉情況,可以說是一團糟。目前我國的特殊金屬,基本都是在靠進口,而國內自己的特殊金屬冶煉能力,幾乎為零,國家對這方面也不重視。畢竟自己在搞研發的話。這需要很大的投入,成本太高。目前國內的企業,大多不願意在這方面加大投入,畢竟進口來的特殊鋼材價格其實也不貴,而我國的特殊金屬型材,現在國內的市場需要也就是每年二三百萬噸,如果年景好的時候,也就是四百萬噸左右,數量實在是不大,所以大家都不太願意搞這個。尤其是鞍鋼,寶鋼那些企業,可是在我看來,這些企業啊,真是鼠目寸光,他們光是看到這個市場的份額太小了,可是卻沒關注到這個市場裡的高利潤。人家日本人光是每年靠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