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邊微微泛起魚肚白,公雞剛打頭次鳴蘇子苓便起來張羅早飯了。
吃過早飯,蘇老爺子他們送粉條去桑樹坪,蘇母在家裡包皮蛋,昨天收了一百多個鴨蛋,今天天氣好,洗乾淨了正好可以包起來。
蘇子苓則是揹著揹簍跟鐮刀進了山,她要去砍油茶樹枝條回來進行扦插,此事宜早不宜遲,若是現在再不插,只怕就要等到二三月份了。
時間還早,她從後山開始轉悠,前段時間下了一場雨,一直沒來過山裡,她想著山裡應該能找到一些其他的菌子之類的,最主要的還是想找找山楂。
底下的山大家每天都在轉悠,有好東西估摸著也輪不到她了,所以蘇子苓一次性爬得更高了些。
越往上坡越陡峭,一路兜兜轉轉,別說是菌子了,連其他野果都沒見到一個。
太陽懸至半空,溫度漸漸升高,蘇子苓坐在一塊石頭上,她喝了口水,仰著脖子一直往上看。
直到她目光落在半山腰上,距離有點遠,她看不清那是什麼,隱隱綽綽的看到了一片黃色,感覺像是果實,九到十一月成熟的野果多不勝數,她一時也猜不透那上面的是什麼。
不過總歸是有發現了,不管怎麼樣,總得上去看一眼。
她又看了眼距離,沒多歇,慢慢的朝著半山腰上爬去。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她總算是看清楚那一片黃澄澄的是什麼了。
吊瓜。
也不知道哪裡傳來的種子,在這崖壁上長了一片黃澄澄的吊瓜,她細數了一下,大概五六棵的樣子,蔓藤交錯,也分不太清楚哪棵是哪棵。
每一根吊瓜藤上掛著五六個吊瓜,一串一串的,看到這一幕,她莫名有點想起了葫蘆娃,雖然結得不多,但勝在每個都有拳頭大小。(吊瓜圖)
許多人都不知道吊瓜能吃,因為它有一個讓人害怕的瓤。
一般瓜果的瓤要麼是紅色,要麼是黃色,再不濟也有白色,可吊瓜的瓤卻是黑色的。
開啟一看,有點綠有點黑,跟汙泥一樣,看著就像是有毒的樣子,自然是沒人敢吃了。(吊瓜瓤圖)
不過吊瓜吃的不是它的果肉,而是瓜子,淘洗乾淨後曬乾了炒出來可比瓜子好吃多了,而且吊瓜子不僅可以吃,還能入藥。
吊瓜的根、果實、種子和果皮皆可入藥,特別是吊瓜子,可以清熱化痰、潤肺止咳。
看著這一片吊瓜,蘇子苓喜上眉梢,拿起鐮刀就開始收割,一個接一個的摘了放入揹簍裡。
摘完這一片,她開始慢慢的在周邊尋找,只是卻再也找不到這麼大片的了,後面再找到的一般都是一棵一棵的遇到。
一棵少的四五個,多的七八個果實,她找了一圈,見陡坡上沒了她這才繼續往上爬。
一邊爬一邊觀察,吊瓜顏色鮮豔,在乾草叢中也是格外的亮眼,只要有,她總能第一眼發現。
爬上山頂後涼快了許多,風也更大了,樹木也茂密了起來,她稍稍歇了口氣便開始繼續尋找。
吊瓜不僅會在陡坡上,也有可能在叢林中,既然找了,她打算多找點,到時候曬乾了放著過年吃。
這些種子也可以自己種一點,到時候房前屋後丟上幾顆種子,隔上兩年也就可以結果了。
上了山頂後,她還發現了幾叢野生平菇跟野生金針菇。
野生金針菇大多長在榆樹跟柳樹上,而野平菇則是長在腐木跟楊樹還有柳樹上。
前幾天剛下過雨,這樹樁跟倒地的腐木上長滿了大片大片的野平菇。
野平菇的顏色比起後世種植的那些來說要淺的多,而且菌菇更大,但是肉質相較種植的來說就沒那麼厚實,當然野平菇的味道要比種植的那些要香得多。(野平菇圖)
野金針菇她也撿了幾簇,也就夠吃兩頓的樣子,野金針菇相較平菇來說會更少一些。
而且野金針菇它的菌菇更大,肉質更厚實,香味也更足,顏色呈黃色,與種植的比起來可以說是毫不相干了。(野金針菇圖)
蘇子苓越走越遠,越撿越上頭,見菌子多了起來,她從揹簍裡拿了一個麻袋出來,把吊瓜裝麻袋裡,揹簍裡就只裝菌子。
自從那次蘇父多帶了兩個麻袋後,她也學會了,只要進山,那麻袋是必然要帶上的。
她一隻手提著吊瓜,一隻手拿著鐮刀,不放過任何一個地方,有樹樁跟枯木的地方她總是看得格外認真。
除了撿菌子,還要注意爬在樹上的吊瓜,可以說是吊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