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母邊說邊往屋裡走,把菌子放好後,她捲起袖子就去抓雞。
片刻功夫,雞圈裡響起了母雞的慘叫聲。
陸晏就這樣一直看著,蘇母從說菌子配雞到殺雞再到燉雞,不過短短兩刻(三十分鐘),她行動力快得讓陸晏咋舌。
真要說煲湯,蘇母也就是個半吊子,但她記得蘇子苓說的,焯水、去腥,所以她就焯了水,去腥後加入一些大料就開始燉了。
菌子她沒放下去,打算一會兒等蘇子苓回來再放,到時候再打個蘸水配菌子,那味道,嘎嘎好。
蘇子苓一口氣跑出老遠,看著頭頂的太陽,這才發覺自己沒帶帽子,來到山腳,折了兩根橄欖樹枝編了一頂帽子。
戴上後人瞬間就涼快了不少。
她沒選擇上午的路線,往前走了一截,換了個山頭又往裡鑽。
這個季節,山裡野果、野菜還有菌子那些都挺多,她也不挑,有啥要啥,宛如雁過拔毛。
同樣外面就有些野菜之類的,進入深山裡了才有菌子。
雖然不多,但多跑些地方也能攢不少,平菇、金針菇她來者不拒。
上了半山坡,又遇到了一片滇橄欖,個頭很大,看肉質已經透明瞭,說明已經熟透了。
滇橄欖也很好吃,特別是天氣熱的時候,用鵝卵石將橄欖拍扁,加入糖,或者是加入番椒都可以了。
一個酸甜口,一個酸辣口,都是很解暑的小吃。
滇橄欖汁水充盈,不僅好吃,還解渴,像她這樣沒帶水的,口渴的時候只要吃上兩顆橄欖就好了。
剛咬下去的時候有點酸,微澀,但當你嚥下去後,嘴裡滿是回甘,典型的先苦後甜。
她看著大的摘了兩顆,剛開始酸得臉都皺一起了,可慢慢的嘴裡滿是回甜,隨之口也不渴了。
她拿出了一個麻袋,打算把這裡的滇橄欖都摘了,到時候拿回去泡起來,過幾天再吃就不酸了,若是多的話,也可以拿到食肆裡去賣。
橄欖樹不高,但每一根枝丫上都掛滿了橄欖,密密麻麻的,那樹枝連一點空隙都沒有。(滇橄欖圖)
來不及一顆一顆的摘,她直接把麻袋撐開,然後用手直接擼,連著葉子一起擼進了麻袋裡。
橄欖看著個頭小,卻十分的重,她剛摘了一棵,提了提麻袋,約莫有個十幾二十斤了。
她把揹簍放穩,提著麻袋一棵一棵的摘著過去,後面實在是提不動麻袋了,她又拿了一個新麻袋出來。
拿著新麻袋去摘她速度就快了許多,摘了一棵就把摘的橄欖送過來倒麻袋裡,然後又去摘下一棵。
等這一片摘完,她麻袋也滿了一隻,另一隻還裝了四五斤的樣子。
她把摘滿的那一麻袋送下去,藏在路邊,然後又回來繼續深入。
一路上還遇到了不少的橄欖,但她沒摘了,既然知道這裡有,那改天抽個時間過來摘就好了,她今天還想往裡再看看。
一路往裡深入,吊瓜很少,東一棵西一棵的,就摘了十多個,但她也知足了。
隨著她的深入,山林裡溼度漸漸深了,樹木很密,陽光幾乎都照不進來,微風一吹,還感覺有點冷颼颼的。
這地方,陰暗潮溼,雜草叢生的,不少腐木橫七豎八的倒在地上,很明顯,這裡沒什麼人來,若是常年有人來,只怕這些木頭早被人扛回家燒了。
她看得仔細,一寸都不放過,若是真有銀耳的話,這地方就很適合它生長。
但銀耳又豈是那麼容易找到的,她轉了兩圈,銀耳沒見到,但木耳、平菇、金針菇倒是撿到了不少,眼看著揹簍裡的菌子漸漸變多,太陽慢慢西下,蘇子苓嘆了口氣。
看來今天是找不到銀耳了,不過她也沒用氣餒,畢竟今天收穫頗豐啊!
特別是木耳、金針菇跟平菇,加上上午送回去的那些,合起來得有一揹簍了。
而且她還摘了一麻袋滇橄欖,一麻袋吊瓜,這滿滿的都是收穫啊。
想到這裡,她又開始激動了,想著這裡沒有銀耳,大不了明天換個地方再找嘛。
能找得到自然是最好的,找不到,那就找不到唄,光撿的這些菌子也夠她們家吃很久了。
她一邊找一邊往外走,剛剛為了找銀耳,她是哪裡溼度大,哪裡腐木多哪裡跑,此時要回家了,自然是走草少的地方。
沒想到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看著面前那棵腐木上那幾簇潔白的長得跟花一樣的菌子,她喜上眉梢。(野生銀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