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九月,小雨水綿綿不斷,雨晴了大家也就抓緊播種油菜。
第一年,沒什麼經驗,他們都是先種個一畝兩畝的,只有蘇家,一口氣種了二十畝。
就種在賞賜下來的良田裡,若不是種子不夠,五十畝地只怕都要被蘇子苓給種上油菜了。
也就是她們家養的豬牛多,所以糞多,不然種這麼多收成也好不到哪裡去。
剩下的三十畝,二十畝她全用來種了洋芋,地方有點遠,所以種起來也有點麻煩,像糞那些就比較難運送過去。
好在她家的糞多,所以拉的都是幹糞,就比較好拉,溼糞也漚了一些,那個是專門用來給甘蔗追肥的。
把牛牽出來,用麻袋裝上,一次效能拉個十幾袋,兩頭大牛拉上兩趟也就差不多夠了。
因為趕節令,種油菜跟洋芋的時候家裡還請了人幫忙,十幾個人,兩天就給種完了。
十月開始挖紅薯,經過這兩年的漚糞,地也越養越肥,越來越熟。
紅薯畝產也從最開始的四百多斤變成了現在的九百多斤,足足翻了個倍。
不像她剛穿過來的時候,土都是生土,難為莊稼還長得大。
挖了紅薯,大家也不著急著賣,趁著有雨水,抓緊把小春給種下去。
小春忙完了,這才家家戶戶揹著紅薯上河邊洗,洗乾淨泥土,水汽晾乾了就直接送去蘇家的作坊裡。
每年的十月份,各個村都熱鬧得不行,跟過年似的,賣了紅薯拿了錢,大家都會上集市上買兩斤肉回來打打牙祭。
當然,像百花洞那是個個月都熱鬧,從五月到八月,大家忙著撿菌子,光菌子錢都能賺不少。
八月下旬到九月上旬開始收玉米,玉米大豐收,家裡都是黃澄澄的糧食,大家看了也是樂得合不攏嘴。
十月開始挖紅薯,賣紅薯,十月底開始摘橄欖,賣橄欖。
十一月忙著除草,十二月又開始拔蘿蔔,賣蘿蔔,然後就是準備吃年豬飯跟醃製各種醬菜,過年前夕又要忙著舂粑粑、備年貨,打掃衛生迎新年。
過了年就是開始上山摘白花,打蕨菜,曬菜乾,二月份開始收豌豆賣豌豆。
這一年到頭下來幾乎都有東西賣,都有進項,除了這些,還有在作坊上工的,那月錢也是日漸上漲。
十一月,蘇子苓種的幾塊甘蔗都可以砍了,去年是她帶著蘇子仲跟蘇父一起zhua的甘蔗根。(方言,就是砍的意思)
今年她不能下地,就由蘇父跟蘇子仲拿著特製的小鋤頭去zhua。
一鋤頭下去就是兩到三棵,甘蔗還要統一倒到一邊,方便後面的人過來修葉子。
兩個人負責放倒,蘇母跟王安安還有蘇老爺子負責修葉子。
把幹葉子全修了,還有甘蔗尖,幹葉子到時候要全部收攏一把火燒了,但是甘蔗尖就要理一起,捆起來帶回去給牛吃。
一時半會兒吃不完就可以曬乾了儲存,等沒青草,或者下雨天沒草的時候就可以喂甘蔗尖。
甘蔗修好葉子後丟一起,每十到十五根用竹片捆起來,再由二十扛到路邊。
這竹片是早早就劃好了,趁它溼的時候捲起來,等砍甘蔗的時候提前拿出來泡水裡一晚上,泡過的竹片更有韌性也不易斷。
等甘蔗全部砍完後,再運回家,第一批種的那塊宿根甘蔗長得還挺好,蘇子苓還不打算翻,她打算再養兩年,用來做種。(我們種的是糖遮,地肥的一般是三四年才翻地,有時候也會種五年)
今年新種的這些,等來年下了雨,發了芽後再來施肥跟培土,隨時注意有沒有蟲就行。
今年新種的頭根甘蔗砍出來的她打算拿來熬糖,去年的宿根甘蔗砍出來的仍舊留起來用來做種。
正好,皇帝賜下來的田還有十畝空著,剛好拿來種甘蔗。
她也發現了,種田裡的畝產要高一些,能有個三噸的樣子,而山地裡的就只有一噸半,是田裡的一半。(97年,我們那邊山地畝產是四噸,田的話是八九噸,考慮到化肥,所以給砍了一半)
這還是她們家澆了很多次糞的結果,若是糞少的,那甘蔗估計就跟燒火棍差不多。
累了三四天,才把甘蔗砍了運回來完,就這都還是請了人來幫忙的。
看著院子裡堆得跟山一樣的甘蔗,蘇老爺子他們也是樂得不行。
“可算是忙完了,這東西產量還可以啊,沒想到有這麼多。”
蘇父累得吐舌頭了,這兩天扛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