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雍新曆三百九十年,九月初九。 天女學院總院,武道紀念館內,新入學的學子們正在老師的帶領下,從頭參觀的同時,也在聽著老師們的講解。 “這邊是武道紀念館第一個展廳。 剛剛進門的時候,你們應該有看到這個展廳的名字叫遠古武道紀念館,雖然相關歷史,你們在小學和中學課本里面應該都有學過,但那時候你們最多隻能看看圖片,今天帶你們看一看,最近幾百年發掘出來的,遠古武道遺存物。 我們學院的武道紀念館可不對外開放,你們要不是考進來,這輩子都沒機會親眼見這些東西,好了,都排好隊。 這一份龍骨,上面記載了目前能考證出來的,最古老的武道修煉功法。” 兼任講解員的齊老師,簡單介紹兩句,便走到展廳第一個玻璃櫃前,指著玻璃櫃裡擺放整齊,上面雕刻許多蝌蚪文的遠古猛獸骨骼,便開始詳細介紹: “這份修行功法雖然很簡單,很粗糙,增加實力有限的情況下,對身體的損傷還十分嚴重,修煉者很難活過五十歲,同時也只能在後天初期境界徘徊。 但基本可以認定為。 我們這個世界武道的源頭之一。 同時這份武道功法的發現,也直接導致了整個崇古理念的崩潰,有些同學可能不知道崇古理念,就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有不少人一直堅定認為越古老的武道傳承越厲害,整個武道傳承是由盛轉衰,不斷勢微的,甚至還有人認為武道起源於仙人的傳法,妄圖徹底否認我們古代先賢對此所做出的貢獻。 直到後來,我們學院的考古專業獲得朝廷允許,針對古早的一些墓穴以及遺址進行全面發掘,獲取了大量的文物資料,這才奠定了正確的武道歷史觀。 也對武道源頭有了清晰認知。 現在我們對武道的發展認知一般是從無到有,呈螺旋上升式蓬勃發展,並在一千八百年前達到頂峰,後因為世家門閥以及宗門傳承的出現,各家敝掃自珍,不但武道交流變少,甚至開始祖傳的留一手,直接導致武道文明發展陷入停滯期,再加上天地靈氣越來越稀薄。 更是進一步使得武道文明倒退。 只有少數天才能勉強為武道發展貢獻些力量,但也不一定能夠傳承下去。 有些失傳的秘法,我們在考古中重新發掘了出來,有些口口相傳,不做任何實物留存的,那就真的徹底失傳了。 都是古人的智慧結晶啊! 雖然那些古老秘法和功法,放在現在可能有些落後,甚至於已經不適應如今的天地環境,但其實還是有一定考古和研究價值的。比如說能夠讓我們摸清楚武學發展的脈絡,甚至還能透過那些功法反向分析出當時的環境,對古環境學,古生物學,古地質學都有幫助。” 說到這,齊老師頓了頓,抱歉道: “不好意思啊,一不小心就往外發散了這麼多,接下來我們還是看這批龍骨,在這份龍骨的結尾處,有一個相當特殊的標識,它不屬於功法內容,剛開始一直沒人知道那個字到底代表什麼。 直到後來發掘出越來越多的龍骨。 以及後續又發現龍骨之後的金文。 這個翻譯作媧的字元,才有了得到普遍認可的結論,那就是它可能類似於我們現在寫作文,或者說功法秘術的作者名,當然,也可能是整理者,但反正基本可以代表這份功法,就算不是這位媧所創造的,至少也是她整理記錄的。 目前古文學研究所,古歷史研究所和教育部門,正在討論要不要將這個媧定為武道初祖,可能不一定準確,但她確實是目前我們認知中,最早的那位。 較有爭議的地方是在於,很多人認為這份功法其實已經算相對完整的功法了,以後說不定還能挖出更糙的版本。 到時候改來改去麻煩。 之前還有人覺得,從夏朝初代遺址當中挖掘出來的禹步,是最早功法呢! 可見人還是得不斷學習啊,因為知識是在不斷更新換代的,你們當年學的一些知識,現在就可能已經不準確了。 好了,接下來是第二批龍骨。 剛剛的那一份龍骨,斷代在四千八百年前,上下誤差不超過百年,而後面這一批,就是你們現在看到的這一批龍骨,斷代在四千四百年前到四千年前。 這時候的功法已經相對完善了。 我說的是相比較於四千八百年前的那一份完善了,後天境界基本奠定,甚至部分功法還有了些先天境界的設想。 這些功法最前面或者最後面。 同樣有類似的作者符號。 大多都帶女字旁,同時功法的內容也有了比較明顯的傾向,就是開始分男女了,最早的那一部功法,只要是人便能修煉,不管男女,同時效果就是增加爆發力和殺傷力,不惜代價的那一種。 而到這一批功法的時候,適合男性修煉的功法,依舊還是以增加爆發力和殺傷力為主,同時對身體的損傷較大。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