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個兒媳除了沒有生育,其它一向做得不錯,盡心盡職,戰戰兢兢,婆媳關係還是比較融洽的。
所以起初還是皇后請罪,後來反倒變成了張太后在安慰她,婆媳倆抱著痛哭了一場,皇后回宮待罪,而太后轉頭就把兒子找來。
“皇后是先帝親自給你指的結縭髮妻,縱有千般不是,你也不該這樣對她,更何況她沒有什麼大錯。”張太后如是道,她並不知道當年皇后小產的內幕,以及後來巫蠱案的真相,趙容熙自然也不可能把這些齷齪事情講給母親聽。
在他看來,他這位心機平平的母親能夠在眾多嬪妃中脫穎而出,最後成為太后,實在是因為當年先帝的後宮鬥爭過於慘烈,平凡的張太后反倒因禍得福,漁翁得利,當然,保全自己也是一種本事和運氣。
趙容熙順著母親的話道:“兒子沒想把她怎樣,只是給她一個教訓。”
張太后搖搖頭,拍了他一下,“你給她的懲罰也足夠了,別以為我不知道,讓她幫忙準備我的壽辰,但她手上沒有宮權,如何讓後宮的人聽她的話,堂堂皇后被人為難,這樣也太不像話了,我知道你不喜歡她心機重,但後宮哪個女人不是那樣,更何況她是皇后,又沒有兒女傍身,也不容易啊!”
說到最後,張太后長長嘆了一聲,目光悠遠,也不知道是想起了什麼。
趙容熙對母親向來是孝順的,自然很痛快地應下了,他本來就只是想對皇后小懲大誡罷了,自從巫蠱案之後,他心裡憋著一團火氣,總有一種自己被利用,被別人當成一把刀的感覺。
但無論如何,母后說得沒錯,她總是自己的髮妻,是這些年陪著自己一路走過來的伴侶。
相比這些高層博弈,劉海月最近顯得很悠閒,她每天的生活基本就是看看書,種種花,偶爾練字畫畫。
冬天的花不好種,這會兒不像後世,有溫室栽培,花到了冬天基本也就剩下梅花了,不可能在海天閣栽種,要知道海天閣的面積大小,也就相當於以前她的閨房和外邊的小院子那麼大而已。
古代女子的娛樂實在是少,這個時候,劉海月會把更多的時間花在看書做筆記上面,當然,還有繼續她把皇宮的景緻畫下來。
關於書籍,古代有限的活字印刷書讓書籍的數量和流通遠遠比不上後世,宮裡藏書閣的書籍,劉府雖然有錢也買不到,所以皇帝讓她可以自由進入藏書閣,無疑是給了劉海月一扇更為廣闊的天地。
因為這藏書閣裡,不僅僅有像《山河志》那樣的地理書籍,還有一大堆歷代史官撰寫的起居注,歷代官史,這些都有助於劉海月更好地瞭解這個時代,以及這個時代所要面臨的事情。
如果她現在生活在太平盛世,那麼她絕對不會去費這個功夫,只要安安心心準備宮鬥就行了,但是大梁、羌國、北蠻,這些在唐代滅亡之後崛起,在她那個世界完全沒有過的朝代和民族,已經完全改變了她所熟知的歷史,等於完全是一個架空的朝代。
之前還沒入宮的時候,劉海月以為自己以後最多也只是嫁入尋常百姓家,所以根本沒興趣去關注,但是現在卻不得不去搜集這方面的資料,因為大梁不是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它的周圍還蟄伏著大大小小的國家,即便大梁算得上大國,可那也不過是之一。
劉海月看著自己隨手標註的天下大勢圖,陷入沉思。
很遺憾,根據她多方推測與得來的結論,大梁的形勢並不樂觀。
雖然身為大國,但眼下鄰國大羌已經從三十多年前那場大戰中逐漸恢復了元氣,變得更加強大,此時的大羌皇帝,年近不惑,正是一個男人精力最旺盛的時候,而且他十五歲登基,至今二十五年有餘,從政經驗比大梁皇帝趙容熙更為豐富,更不要提他聞名鄰國的治國手段,一切的一切,都顯示著這位君王進取心極為強烈,而且不是一個昏君。
只要不是昏君,就沒有不想統一天下的。
很明顯,大羌皇帝的目光放得十分長遠。
當然,現在的大梁暫時還比較安穩,因為還有南越這樣的大國三足鼎立,也有其他小國簇擁其間,就算大羌皇帝要逐鹿天下,他的第一個目標也不會是大梁。
但是安穩並不等於沒有遠憂。在劉海月還沒有入宮之前,她就曾經藉著母親手裡頭那些鋪子的人脈打探過外面的訊息,這些年由於天災頻繁,北方乾旱南方洪澇,而大梁的版圖又正好南北方對半,在大梁都城以外的其它地方,遠沒有看上去的那麼繁榮富足,甚至不少地方還出現了流民。
流*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