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時,措辭言語都要分外小心,以免被人抓到把柄。
照理說,皇后的家族屬於後族,根據大梁律法,是可以封爵封官的,當然,這種官爵只有名義和俸祿,而沒有實權。
不過劉海月在登上後位之後沒幾天,就已經跟趙容熙辭封,也就是推掉自己的家人本可得到的爵位。
父親劉少卿和兄長劉海清那邊,她已經讓母親林氏代為說項,相信他們也可以理解,但她沒有想到,父兄還沒表示不滿,劉海璇卻第一個跳出來說不行。
☆、各懷私心
賜封爵位這件事是慣例,但卻跟劉海璇沒什麼關係,她之所以反對,是因為父兄一旦封爵,她的身份也就跟著水漲船高,在京城名媛圈子裡,就再也不是皇后的庶姐,而是某某國公家出去的姑娘,雖然兩者本質上沒什麼區別,而且全是靠著劉海月才有今天,但在劉海璇心目中,感覺是不一樣的。
從小她就羨慕劉海月是嫡出,而自己卻是庶出,先天不足,非人力所能挽救,就這麼一個起點的不同,導致以後的人生也跟著截然不同。
嫡出的可以參加選秀嫁入宮中,庶出的卻只能聽從嫡母的安排嫁人。嫡出的就算是從采女做起,最後也能當堂入室,成了皇后,反觀她這個庶出的,丈夫甚至連個功名都沒有,害得她在京城名媛圈子裡都抬不起頭!
即便是後來跟丈夫緩解了關係,但是劉海璇內心深處一直有種忿忿不平的感覺,埋怨自己的出身,埋怨自己不是從嫡母的肚皮裡生出來,埋怨有個珠玉在前的劉海月,埋怨種種她即便努力了也沒有辦法改變的缺陷。
隨著劉海月的地位水漲船高,她在夫家的地位漸漸也越發穩固起來,去年鍾翰林甚至買下隔壁一個三進小院,給她和丈夫鍾琦住,這是鍾家其他人沒有的待遇。因為不用再日夜面對出身不好的婆母和鍾家其他人,劉海璇好是高興了一陣。
直到劉海月封后,劉家人可以被蔭爵,劉海月卻親自向皇上推拒此事的訊息傳出來。
“爹,大哥,妹妹當了皇后,想要急著樹立權威是可以理解的,但也用不著拿家裡人作筏子,女封后,後族父兄封爵,這是大梁的律法,不是麼,憑什麼妹妹為了自己的名聲,就要把爹和大哥應得的爵位也抹殺了?!”
林氏淡淡一笑:“海璇,你是嫁出去的女兒,等同於潑出去的水,已經不算劉家的人了,你要擔心的,是你丈夫的前程,是你公公的前程,而不是回到孃家來指手畫腳。”
“母親,妹妹也是為了這個家好……”長媳周氏開口道,她是劉海清的妻子,按理說跟劉海月才是嫡親的妯娌,不過因為封爵的事情,周氏也存了一點私心,故而這次決定倒戈到劉海璇那邊去,可惜話沒說完,被林氏冷冷一看,周氏不由自主住了嘴。
劉少卿沉默著,沒有說話,但是林氏知道他其實內心是想要這個爵位的,只不過不好開這個口,如今庶女的話,正好挑出了他心中的一根刺。
劉海清有點無奈,他知道這個父親素來耳根子有點軟,很容易就被人說得動心,便開口道:“父親,皇后娘娘這麼做,應該是有原因的。現在朝中新舊兩派官員勢不兩立,您是翰林,就算不想站隊,在別人眼裡,您也跟世家勳舊那派毫不沾邊的,如果接受了爵位,只怕到時候不想趟渾水,也不得不趟了。”
林氏道:“清兒說的是老成持重之言。皇后娘娘何許人也,縱然她出身劉家,可她現在是君,我們是臣,背後腹誹,這個罪誰人擔當得起?海璇,是你擔呢,還是我們擔?”
劉海璇有點膽怯,卻兀自嘴硬道:“母親這話就危言聳聽了,娘娘出身劉家,她不靠著父親和兄長,還能靠著誰,除了我們,這朝中還有誰是支援她的?您也不聽聽外頭在說些什麼,可都在說皇后娘娘出身寒微,當不起皇后之位呢!要是父兄有了爵位,可不就能幫襯娘娘一二了嗎!我這也是一腔熱血全為了劉家!”
林氏略略皺眉,還待再說,便聽劉少卿道:“都不要吵了,此事我自有定議,海璇說的也有道理。夫人,明*就請旨進宮一趟,去見皇后娘娘,把海璇剛才說的意思轉達一下,看娘娘是怎麼個意思。”
林氏抿了抿唇,低頭看了看帕子上的花紋,才慢悠悠道:“老爺,進宮沒有問題,問娘娘的意思,也是應該的,一家人,總該通個氣。可您真覺得海璇說的有道理?要我說,皇后娘娘是不可能害我們的,現在什麼時候了,陛下病情未明,朝中風雨飄搖,誰也說不準局勢,這當口,我們去湊什麼熱鬧,不要好處沒得到,反而給娘娘招上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