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我問,我本以為我說了這話,他一定會想知道大清將來的命運,想知道三百年後的中國是什麼樣子的。
“那些與朕……無關,知道了……又能如何呢?”康熙老爺低嘆一聲,“朕聽了元覺的話,便苦了你……苦了朕的兒孫這些年,元覺說得對,一切……都是天註定,就算預知了,也只會成為自己的枷……鎖。”康熙老爺輕輕握住我的手,“你……告訴朕,朕的決定……對不對?”
“也許老天安排的人未必都如皇上,但他是個好皇帝,做了很多利國利民的事兒,皇上沒有做錯。”胤禛對天下的心,我知道。
“呵呵,好皇帝……好皇帝……”康熙老爺笑了笑,“你……可願意再答應朕最後……一件事情?”他突然問。
我一怔,雖然不知道會是什麼,但我相信他。
“嗯!”
康熙老爺欣慰笑了笑,輕輕地抬了抬手,身後的顧問行捧著一個小匣子走到我跟前,“好孩子,你兌現你的……諾言,朕……也會兌現朕的諾言。”
看他示意我開啟,我小心接過小匣子,揭開蓋子,裡面正是胤禛送給我的白玉鐲,那黑黑的一點,還是那麼搶眼,這是坎離的心血麼?也是我的麼?“不管你是誰,朕都相信你,你回去吧,會有人來告訴你要怎麼做,你……去安心等著……等他來接你。”康熙老爺無力地說。
“皇上!”我知道這一去也許再也見不到康熙老爺了,忍不住哭出了聲。
“別哭了,去吧,他……也快來了……。”康熙老爺對我擺了擺手。
我抹掉臉上淚,畢恭畢敬得最後向這位歷史上有名的皇帝磕了三個頭,起身隨顧問行走了出去,走到門口時,我不忍的回過頭,康熙老爺躺在床上對我微微笑著。
“你是何處的宮女?”
“老伯,您看我像宮女嗎?”
“老伯?呵呵,是不太像,既不是宮女那你是誰家的孩子呀?”
“多新鮮,我當然是我阿瑪和額孃的孩子啦。”
“老伯,您都知道我的名字了,可我還不知道您姓什麼呢?”
“我姓金,你叫我金老爺吧。”
“您太客氣了,不過一頓飯罷了,咱們不是朋友嘛。”
“朋友?呵呵,就交了你這個小朋友。”
“比雅,你今年多大啦?”
“回皇上,剛滿十六。”
“那可不小了,也該嫁人了,你既已無父母,不如讓朕給你找戶好人家?”
“喏!這個兒子怎麼樣?”
“金老爺信麼?”
“我信自己。”
“胤祥對我提過,你曾經為了救胤禛差點送了性命,我想你不會讓我失望吧?”
“不會。我們擊掌為誓,我會做好我該做的。”
我剛到清朝沒多久便認識了康熙老爺,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這是一份奇緣,我們這段忘年交一轉眼便是二十多年。在我眼裡,他不是皇帝,更像一個無助的老人,他為兒子們打破腦袋搶那張龍椅傷透了神,為這滿朝的貪官汙吏操碎了心。
也許後人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這位康熙大帝當然也是有功也有過,不過這些都已經離我生活的年代太久遠了,久遠到別人只能當作課題來研究,來辯論,如今的我卻要真真切切的與他分離,目睹這生死的過程。
封建社會的利弊,我是個小人物,我不懂,也不想懂。但我在這封建社會里生活了二十多年,我在康熙老爺身邊呆了八年,我看到的,聽到的,經歷的,只是讓我無奈,只是這樣而已。無論是好是壞,這段歷史,是我們這個世界程序中不可缺的一部分,也是不可更改的一部分,封建君主制也許永遠都不會再生,與其花時間來對某朝某代某個民族評頭論足,不如走好今後的每一步,不是更實際一些麼?
我木然地隨著顧問行回到小屋中,那扇門依舊被鎖上。也許再次開啟時,便是我與胤禛相見之日。
我異常平靜地坐在屋中,等我再從這裡出去,康熙老爺就離開了,想到這些年來他對我的照顧,對我的關心……眼淚又流了下來,也不知道是不是和這紫禁城的磁場不對,進宮這八年都不知道哭了多少次,我堅強的性子哪兒去了。
外面很安靜,或許這安靜只是因為我聽不到呢?皇帝重病,這樣大的事情外面怎麼可能會安靜?如果康熙老爺走了,朝局會不會像電視劇裡面演得那樣動盪不安呢?胤禛會不會一切都平安,還有我的弘曆,也不知道他還在宮裡,還是已經回到胤禛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