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紋和仙鶴、四周掛著只有帝王家才敢用的黃sè絲帛綏帶的馬車由八匹純白sè的駿馬拉動著,從延綿百里長的虎賁軍侍衛隔開的青石道上風馳電掣地朝著東海港的祭天木臺而去。沿途數千名手持長槍身穿黑sè盔甲的虎賁軍侍衛隨著朝著揚塵奔去的馬車齊刷刷地跪下,身上厚重盔甲在下跪的時發出一陣陣參差不齊的沉悶響動,場面甚是壯觀。
這便是秦王趕來東海郡祭天的座駕。八匹駿馬全部是純種的大宛馬,rì行千里,一夜之間便從咸陽城趕到了準備舉行祭天大典的東海郡。
少府孫天正已經整整三天沒有合過眼,帶著百餘名親信侍衛和數千名虎賁軍監督著上萬名從東海、漁陽、廣陽三個郡徵調來的苦役徹夜不停地趕工造船,為三艘百餘丈長的出海尋仙用的巨大戰船塗上防水的桐油。
三rì來,累死、餓死的苦役飄滿了東海港的近海海面。昨夜少府孫天正紅著眼睛指揮著上千名虎賁軍下海將所有漂浮著的苦役的屍體打撈起來運送到東海郡南城的萬人坑掩埋掉,再連夜從琅邪郡運來上百桶的玉蘭香料倒入海中,以掩蓋住令人作嘔的屍臭味。
而此時,孫天正正五體投地地跪拜在祭天木臺下,忐忑不安地等候著秦王的到來。
很快秦王的座駕就隨著兩旁齊刷刷跪下的虎賁軍來到東海港的祭天木臺下。
“臣孫天正,承蒙皇恩,在此為陛下造出海尋仙大船三艘,今已全部竣工,請陛下視察!”孫天正看到手提泰阿寶劍、身穿龍袍的秦始皇在李斯的陪同下從座駕上走下來,心立刻提到了嗓門上,立刻跪拜著恭迎。
第三艘負責船隊補給的戰船上還有一面船舷還沒有刷上第二遍的桐油,加上近rì來東海郡一直是yīn霾不散的天氣,第一遍的桐油都沒法完全風乾。
只要秦王看到其中一處未乾的船舷,自己一定死無葬身之地了。
“好!好!好。。。。。。”秦始皇仰望著高達百丈的三艘巨大的戰船,連連稱讚道。說完就要邁著蹣跚的步子朝港口上的三艘戰船走去。多年來無節制的縱情酒sè加上不分青紅皂白地服用各地方士獻上的丹藥,秦始皇的身體早已如同一截千瘡百孔的朽木。再加上垂暮之年對長生不死的瘋狂執迷,秦始皇的xìng情變得更加的喜怒無常,不時就進入恍恍惚惚的意識中。
看到秦始皇朝著港口上的戰船走去,豆大的汗水從額頭上簌簌流下。
“陛下,我等臨行前,葛國師已經囑咐過臣下,務必要陛下趕在退cháo之前舉行祭天大典,擇吉時出海尋仙,否則就會錯過了神仙的眷顧了!”李斯躬身稟告道。
這是他早已想好的計策,五rì之內要給三艘長達百餘張的大船塗上兩層防水的桐油,就算調集了三個郡的苦役,也不一定做得到的,所以他在出發前就早早地去找過秦始皇最器重的煉丹方士葛老道,裝模作樣地在秦始皇出發前卜卦預測祭天出海尋仙的吉時。看到孫天正緊張兮兮的神情,大船上必定是還有沒完成的部分,真要是讓秦始皇上船視察的話,孫天正死不死自己倒不在乎,受到牽連就是完全沒必要的事了。
看來自己留著的這一手還是用上了。
聽到身旁李斯的“提醒”,秦始皇立刻就想起來了似的,拍著腦門說道:“哎呀,寡人差點忘記了,幸好李愛卿提醒寡人!”隨即就朝著孫天正身旁的祭天木臺的臺階走去。
“奏仙樂!”隨著幾個主持祭祀的方士的吶喊,四周數十名管絃樂手奏起了悠揚的仙樂。十六個穿著灰sè八卦道袍的方士擁簇著秦始皇緩緩地走上十餘丈高的祭天木臺,隨即盤坐在祭壇的十六個方位,高聲誦讀起祭祀的祭詞,原本盤坐在祭臺上一個身著藍袍的老道士右手持著桃木劍,左手抓著一個做法的鈴鐺,誦讀著請神法咒。
秦始皇熱淚盈眶地跪倒在一塊錦帛絲墊上,放下手中的泰阿寶劍,口中喃喃地祈誦著:“請各路神仙一定要保佑寡人此次出海尋得長生不死藥,保佑我大秦盛世千秋。。。。。。。”
整個祭天大典持續了整整半個多時辰,在李斯的攙扶下,秦始皇站起身子,朝著祭壇下跪拜著的百官喊道:“即刻出海尋仙,為寡人尋長生不死藥!”
“吾黃仙福永享,壽與天齊!”百官齊聲拜頌。隨即少府孫天正朝著東海港左側一塊平地上跪拜著的上千名出海尋仙的船員發出啟程的號令。
這支上千名的出海船隊的船員中包括由虎賁軍西營大獎趙天虎率領的三百多名虎賁軍、幾十個揹著藥簍的煉丹方士、百餘名廚師和藥師,以及剩下的數量龐大的船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