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開始將東西打包,等所試著背上包的時候,三個人互相看著一身都是包的怪樣都笑了起來。
包裡的東西主要是李秀在安排,從衣食住行都做了準備。
最後三個人帶了如下東西:
王南是主要勞力,以帶武器為主:馬槍一把,單個的剌刀一把。揹包掛著小鐵楸小手斧,雨衣,軍毯,帆布各一件,日本人的襯衣襪子也各帶了兩套(這個每個人都帶了,有時間要改成替換衣服)。空出來的地方放的都是各種糧食。兩串後盒600發子彈,都用日本人的綁腿帶子捆起來壓在揹包上面的軍毯上面。腰上扣著的一條正常的彈『藥』帶120發子彈,還有一條120發放在前面小圓包裡。外加水壺飯盒和小挎包,雜七雜八的小東西都放在這裡。
李秀帶的以吃的為主:一把備用步槍壓在揹包最上面,子彈4包60發放在揹包裡,再挎著一把手槍。揹包外邊綁著軍毯雨衣帆飯盒,裡面除了衣服和吃的,還塞進了2頂蚊帳,外加水壺和挎包。其他能放地方的地方包括飯盒裡面全是吃的東西。
二丫跟李秀背的差不多,也帶了一把步槍一把手槍,不過她的小包多了一點別人沒有的東西,就是她掏口袋掏出來的錢和一些能換錢的東西,象日本人身上的煙和糖都放在她的身上。
王南試過抽這種日本捲菸,沒什麼味道,他也沒煙癮,看見李秀不甚滿意的看著他抽菸,只好乾笑著把嘴裡的菸捲丟掉。二丫沒煙癮,卻也知道怎麼抽菸,也拿出一根點著,吸了一口,給了個“沒勁兒”的評價,就丟到了地上。
王南和李秀都說這些東西二丫先管著,可二丫在心裡知道,早晚還要把這管錢大權上交到李秀手裡,現在花不上錢的時候先揹著好了。
槍和子彈很重,吃的不但不輕,佔的地方還更多。分成一大堆包後,三個人倒還能揹著走動,王南試了下,他背的快70斤了,走遠道兒真的很勉強。兩個女孩輕些,可也有50斤上下。
背在身上的糧食很雜『亂』,三個人把幾十斤大米,十來斤大麥分攤開背上。
有大米還吃大麥有些奇怪,三人以為是日本人喜歡吃,可事實上大麥是日本人用來防止腳氣病的。
三人知道日本人在外面是用飯盒煮飯吃,就多帶了幾個飯盒,又把從日本人身上人人都有的火柴認真包起來防止受『潮』。
大包大包的餅乾還有幾十小片面片就分著放在胸前的小包裡可以隨時吃。只是日本人做的餅乾非常很乾,渣子特別的多,扎嘴又咯著胃,得慢慢吃。麵包也不怎麼樣,三個人都不習慣又幹又酸的味道。
小盒的肉罐頭也有十多個,餘下的除了碎『亂』的鹽味增茶粉乾菜醃菜的,還有一大堆鹽水梅乾也不知道是零嘴還是佐料,三個人也都打進包裡。
二丫這回見識了什麼是罐頭,王南用日本人帶的小刀開啟了兩聽,她覺得比過年吃的豬肉餃子還香,就是裡面乾菜遠遠多過於豬肉。忍不住又自己也試著用那種多用小刀開了一聽,王南就讓她把所有的那種小刀都帶上,換錢用。
這些應該夠在三人外面吃上半個多月。
二丫掏出來的各種錢還是不多,王南覺得到了西南岔河之後,路上少吃的或者少錢了,就用步槍子彈換好了,他帶這麼多槍和子彈除了練槍也為了換錢。
進哈爾濱時只留把馬槍好了,想想辦法,說不定還能帶進城裡去。王南實在是對把馬槍愛不釋手,就是那把連著的摺疊剌刀不知道怎麼能弄掉。
三個人打好包,準備傍晚離開柳條通,在拜別大墳中的親人後,到後山裡過夜,然後一路向西離開這裡。
下午四五點鐘,三人站在柳條通的入口處四處張望,四處沒有人影和聲音,就揹著大包小包的回到小村落大墳前。
幾天過去,墳上有了些綠意。
王南先填了些土,就站在墳前,想起父母弟妹們眼淚不由的掉了下來。
慢慢的跪在墳前,李秀早就哭成了淚人,看他跪下,就並肩跟著他跪下。
王南抓住李秀的手,激動的對著大墳一句一喊:“爹!娘!李叔李嬸,各位親人!我打死那麼多日本人你們看到了嗎?我給你們報過仇了!你們安心吧!我要帶著秀~走了,我們現在成親,你們看好了,我們給大家跪頭了,我會對秀~好的,等太平了我們就帶著孩子回來見你們,再給你們燒紙”。
說著,拉著李秀向大墳磕頭。
他在激動中沒有看到二丫滿面淚水也跪在他們兩個的身後,也在跟著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