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進天津就幹了件大事兒(1 / 3)

在去天津的路上,三個人就把長槍藏到大包袱裡,彈『藥』背心打到包裡放好,手槍掖好,推著腳踏車順著路走,混在已經稀稀拉拉的難民隊伍中,就進了天津境內。

山海關進天津的路先到的沽塘,這裡的路邊有大量的堤防,看得出天津也常發洪水的樣子。

天津每個進城的路口都有關卡,一些警察模樣的人攔路收稅,還檢查攜帶的貨物,不讓過關的、收稅的大牌子上列了一大堆的清單。

三人帶著長槍短槍還有大量的子彈,更有大量的外國票子,見狀只好轉下路面。等天黑後推著腳踏車一路按著地圖的走向遠遠的看著鐵路向西而行,還好是冬天,野外地邊都被凍結實了,三個人就在夜裡進了天津。

這時天津號稱九國租界。三個人繞過了車站進了天津城的伊國租界的一帶(日本地圖上的寫法,伊國指義大利,佛國是法國,『露』國是日本人把中國對老『毛』子的舊稱羅剎國音譯成了『露』夏國的簡寫)。王南就帶著倆女人開始嘗試著找地方住,他剛從東北四處要看良民證的環境中出來,還不太明白天津要什麼證件。

民國時期,清朝的路引路條早就棄之不用,中國最早的身份證還得在幾年才出現,所以這時多數地方沒有身份的證件。當然有些證件的功能也有些接近,象工作證明、出入證、畢業證這些,商人過埠也需要有一些證明檔案。

反正這個時期對個人而言,沒有什麼證件也能通行無阻,沒有象日本人搞出良民證那麼缺德。也就是說城外攔路以收稅為主,順帶查槍查匪。查證件的,沒有。

王南試著找了個住店的地方問了下,人家也只是問了下姓名,然後每天查房登記兩次,出入要登記。只是王南看了下這家店的房間,沒有合適三人和放得下三輛腳踏車,就退了出去,四處找有空院落的地方去住。

既然沒人查證件,三個人就放了心的在街上走。看到三個腳踏車和車上的大包小包,路人與警察稍有些詫異,可再看他們三個人身上的衣服,一看就是東北過來的,頂多覺得推腳踏車有點怪,卻也淡然的給他們讓路了。

有好事的老百姓就問:“幹嘛(ma,四聲)哪?”,王南說想找個院子住。那老百姓就熱心的給他指了個地方,王南按他說的找到了一家有帶院子的旅店。三個人租了個獨門獨院,三個腳踏車往裡一推,終於放鬆了下來。

獨門獨院有灶臺,有鐵鍋,其他的都要自備。被褥也不給,兩個女人在院子裡開啟了包,曬起被子褥子,包裡的各種東西都拿了出來。

小院子裡生起了一副居家過日子的場面。

三個人鬆緩了一路上繃緊的精神,把東西收拾整理了一下,就準備好好逛逛天津城。

可二丫不跟著去,只讓王南給她買各種零食帶回來,比劃了個挺大的樣子,意思要買多些。

李秀暗笑,王南很奇怪,就問她:“二丫,到大地方了,出去自己買些吃的不好嘛?”

二丫把她的手槍翻了出來,跟王南和李秀說:“家裡有這麼多東西,我放不下心。大地方沒啥好逛的,我看著家,你們多帶點吃的回來”。

王南愣了半天,二丫就推著他和李秀出門。

出去的路上,李秀挽著王南的胳膊才說到,二丫不光貪吃,還貪財,以前每次有沒來得及扒的時候,總是念叨很久。王南笑了笑,就逗李秀:“說不定是讓我們倆個人去逛哪”。李秀白了白眼睛:“她哪有那麼好心”,只是手上挽的更緊了。

後世的大城市是北上廣深四大城市,如果回到這個時期的民國前三大城市應該是上天武,上海、天津頭兩名沒什麼爭議,餘下的有很多城市都各有千秋,可以說道說道。哈爾濱也有資格掙,因為中東路崛起一下子成了東亞金融中心,卻因為日本人的攻佔,過幾年就衰退的沒資格爭了。

天津做為這時代的超大城市,確實有很多獨到的特『色』,無論是商業還是人文,都比其他地方好上很多。兩個人從早上逛到晚上,就是一個買字。

穿的買了。李秀這回買的都是天津流行款式。

吃的也買了。天津的飲食很有特『色』,可惜多數這時特有名的美食後世的人吃不到,斷了。

二人一路看一路買也一路吃,大早上從金湯橋出發,晚上才從萬國橋轉了回來,在天津城裡轉了巨大的一圈,除了兩人背的提的東西重了些,倒也沒覺得太累,這也就是他們走了幾千裡地的本事。

二丫在家裡,說有中午時有過人來敲門,她躲在屋裡沒作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