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三人知道了一般地形不可能再打埋伏,只是低頭往前走。
在寬寬的河谷,討伐隊又嘗試著對三人開了幾次炮,卻因為沒有能很好的觀察到三人的位置,炮彈就沒打近到三人附近。討伐隊的人試了幾次之後,見沒有效果,也只好緊跟著三人等待合適的機會。
而王南三人被迫擊炮打了幾次,心裡也不舒服。
入夜,王南自己返身回來,藉助耳朵的聽力,接近了討伐隊的人。
討伐隊因為上次追的太近,被近身埋伏後吃了大虧,所以夜裡也不怎麼追擊。他們把放哨的人派了出來,其他的人開始做晚飯吃。
做飯的火光把周圍的人影映了出來,王南繞了大半圈,躲著幾個哨兵找到最貼近馬車的地方,卻看見這距離有近200米,只好趴在雪地裡等機會。
等到他手腳都快凍麻了,趴在原地輕微的活動手腳時,這時討伐隊開始替換哨兵們吃飯,幾個哨兵的視線被吸引過去,也離開了原來的位置。
王南立刻起身往裡面潛行,留下腳印什麼的已經不重要了,他需要接近一百米內,用20響對那些炮兵掃上兩個彈匣,然後就得往外跑。
可差不多到一百米時,還是被一個哨兵看到了。這些人都是老手,根本不看人影,只看地上的雪反過來的光,這樣有什麼人移動反而看的更清楚。
他拿起手裡的槍對著王南的方向就開了一槍。
黑夜裡不好瞄準,只需要把王南驚走就好。
王南聽到槍聲,立刻把手裡準備好的20響摟響了。
馬車邊的人剛吃完飯,正在閒聊,等著消食好了睡覺,哨兵的槍聲響起時,他們剛把頭扭過來,反應最快的也不過正在看哪裡能躲人。
可接下來就是兩把20響的子彈飛了過來,王南在山上只看到馬車這邊有炮兵,具體開炮的人也不知道是哪個,槍口只管對著馬車邊的人,邊移動著邊掃『射』。
子彈打完了,才在手上留上一把20響。換上了新彈匣,王南對著幾個哨兵的位置壓制過去,然後收手,無聲息的向外面潛去。
討伐隊被打的很受傷,在夜裡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
想要同樣的還擊一下,可王南三人走在前面,人少,選的位置又不明顯,入夜後林子裡的光線幾乎等於零,不打手電筒追不上,打了手電筒又會被看到,盤算了半天,只能忍氣吞氣下來。
經過這次夜襲,三人往前走這一路就順利了下來,白天他們在前,討伐隊在後,夜裡,三人在前面睡覺,討伐隊自覺的在後面防守著。
雙方都找不到合適的交手機會,就保持著距離向北走。
進了佛山縣界內,三人在路邊找人問了下路,沒有去佛山縣縣城,而是沿著黑龍江的走向往烏雲縣走去。
到了烏雲縣,三人進了鎮子,十幾個日偽警察聽到有人拿槍進到鎮子了,立刻跑了過來,卻被三人打死在街道上,嚇的其他偽軍立刻躲了起來。
三人在鎮裡補給了一下,打聽了路,又繼續往黑河方向走去。
這距離有點遠,三人往前走了一些,進入遜克縣境內。
這一帶他們遇到了鄂倫春人。
鄂倫春是興安嶺森林中的遷徙部落,狩獵為主,也被稱為“棲林人”。
這個部落的人都是從小就練槍,槍法很好,習慣用樺木做槍架『射』擊,200米十中七八。所以年青人曾被官方組織起來,以鄂人游擊隊為名保護金礦。
日本人來了後,看到小興安嶺北坡、黑龍江沿岸地廣人稀,就把他們的游擊隊改組成了山林隊,用特務來指揮,以填補這一帶的空缺。
為此,給山林隊的人發漢陽造步槍,每年軍訓兩次,發四次子彈,讓他們在黑龍江巡江、到小興安嶺裡巡山,驅使他們參加各種戰鬥。
日本人為控制他們,不讓這個民族種地,只准打獵,並且採用了供給制,每個月給些為數不多的糧食,卻收繳了他們所有的打獵收穫。不僅如此,還鼓勵他們吸鴉片,凡二十歲以上年青人的配給鴉片。
鄂倫春人有甘於從命的,也有奮起發抗的。
王南三人走在路上,看遇到了鄂倫春的獵人。
兩個鄂倫春獵人見王南一行只有三個人,還有兩個是女人。看這三個人揹著大包小包,手裡卻帶著槍,掂量了下,就主動走了過來,拿出獸皮與獵物與三人交換。
三人與這兩個山裡人交流了下,從簡單的對話中知道了他們所有值錢的收穫都被日本人收走,王南就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