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海南島上情況越來越好,三人充滿了成就感。
等高興過後,王南就問了下怎麼過珠江。這人對此早有準備,他拿出了已準備好的軍用地圖,就送三人去找本地的漁民過江。
他們軍統經常使用的過江地點在中山縣那裡,要走30多公里。
一路上,軍統這人把香港防衛部隊警衛區域的大概兵力佈置告訴了王南。
日軍設立了香港防衛隊,有4000多人,負責香港、九龍、新界、寶安縣(後世深圳)這片區域。又把原有印度籍和中國人的警察都糾集起來劃分了幾個片區,做為治安管理。
在寶安縣有日軍數百人,另有五六百偽軍和偽警察,分在七八個地方駐守。
其實這時中方軍隊也正伺機尋找著與日軍作戰的機會,這個人卻只是簡單的交待了一下,並沒有說太多。
王南也覺得這才是他想要的樣子,他殺日本人是報家仇雪國恨,不要在他的身上摻和其他東西。
在一個小漁村裡,三人在漁民家裡等著晚上過珠江。
漁民是軍統的交通員,對什麼時間過珠江口胸有成竹。到了夜裡,他才準備船上的東西,然後不時的看著月亮。也不知道根據什麼,就讓三人上了漁船,就搖到了江上。
與此同時,有很多漁船也開始進了江口一帶捕魚。
漁船走在江面上,『蕩』來『蕩』去的,王南坐在上面一伸手就能碰到江水,這讓他心裡沒底,兩個女人也害怕起來。
漁民看著他們的窘樣,忍不住笑著說:“這個時間是江水最穩的時候,安心的坐著吧”。
三人就這樣提心吊膽的坐到了寶安縣的岸邊,這時天已經亮了。王南估計了一下,他一個人在海上搖了七個小時有餘。就啥也不說掏出把錢來,請這漁民喝酒。漁民似乎早就知道會有這個費用,笑呵呵的答謝,收了下來。
三人上岸就開始找地方休息,坐了大半夜的船,坐的心驚膽戰的,比走一夜的路還要累。
等睡了一覺,中午過了三人才緩了過來。兩個女人收拾著東西,王南就拿著軍用地圖定位,去最近的一個日軍據點,南頭城。
南頭是個古城,自漢代開始建城,到明清時一直管轄後世深圳和香港一帶地區。
這裡駐紮著一箇中隊的日軍和幾十個警察。
這年代還沒有填海,南頭離海邊不遠。三人稍一商量,準備衝一半打一半。自公路上打進南邊房屋多的地方,在到中間房少人稀的地方等著城中的日軍衝過來。
他們已經知道這一帶的日軍都是純步兵中隊,只有擲彈筒沒有火炮,引出來在野外才有機會全部消滅。
打掉路口哨卡的槍聲一響,城裡的日軍就開始集合。三人把守在路邊的幾個日軍加上一個班的偽軍打死時,城裡的日軍已經出了城門,正在跑過來。
三人向前移動,可還沒等到了那片房屋稍少的地方,日軍就已經衝近三百米,並且還是押帶著偽軍們偽警察們一起衝鋒。三人暗笑,正好一窩端掉。
王南和李秀二人就在前面拿著散彈槍躲了起來,等著日軍靠近,精準『射』擊的事情全都交給後面的二丫。
日軍放在廣東的部隊都是二線的部隊,使用的都是轉去太平洋的部隊換裝留下來的舊武器為主,士兵訓練也不多,其中還摻雜著很多未成人和三四十歲的人,軍紀敗壞,在這一帶殘害百姓都習慣了,還沒有領受到高強度的正面進攻。
他們這段時間更注重的是防備中方軍隊和游擊隊們的攻擊,有關王南的軍報剛剛送達,可也只是到了大隊一級,還沒有往下傳達。
日軍士兵站在城牆上遠遠的看見有幾個人把城外面十幾個兵力打倒,以為是游擊隊,就派上來一個小隊計程車兵和所有在周邊的偽軍和偽警察。
他們以為這麼多人衝過來就可以把幾個游擊隊員擊潰,於是五十多個日軍士兵,手持著機槍、步槍,還三個拿著擲彈筒,再加上偽軍偽警察有一百多個人,出城就衝了過來。
二丫在進入四百米距離時就開始一槍一槍的打那些拿著機槍和擲彈筒計程車兵,對於其他的步兵根本不理睬。
等這隊日軍發現對方的槍法非常準的時候,隊伍前面的機槍手和擲彈筒手已經死傷殆盡,倒在了二丫的狙擊下。
他們只能加快速度,準備以人數開始衝擊。
卻不想一頭撞進王南和李秀的槍口下。二人在七八十米的距離上用散彈槍往兩側的日偽軍身上轟擊,讓日軍往中間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