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開始懷疑王南等人躲在港口到北黎河之間,他們從港口那條街道開始向這一帶搜尋過來。
可這時王南已經帶這些人開始順著石八鐵路走向一路練起兵來。
從那個小火車站開始,三人對阿林大概講了一下打進去的方法,能用到的戰術,就由阿林帶著這些人從潛入開始,互相配合著,往火車站裡推進,直到開槍時,按所在位置體會壓制『射』擊、精準『射』擊和鉗制『射』擊。
現在也只能培養阿林一個人,因為三人與其他人之間還無法用語言交流。
小火站裡才幾個日本人,拿著兩把短槍在幾間房子裡抵抗。
阿林帶的人個個手裡有武器,卻用了很多辦法,浪費了很長時間,最後是誤打誤撞的把幾個日本人殺死,一個個打掃完戰爭灰頭灰臉的跑到王南身邊。
王南沒有說什麼,第一次就能行的人也沒幾個,再能耐的人在戰爭上不臨近幾次死亡也練不出來。
有這些本地人帶路,王南帶著他們穿行在日軍的薄弱點上,就從小村莊裡的駐軍、小股的巡邏隊練手,連續幾場戰鬥下來,戰鬥力這才開始提升了起來。
隨後又開始找大一點的目標練兵。
都是本地人,他們瞭解日軍的駐紮情況,找到合適的小鎮子,就對駐守在裡面的小隊士兵偷襲與硬攻結合著,用實戰提高戰鬥能力,慢慢的都適應了戰鬥的節奏。硬攻是二丫在後面架好槍守著才幫他們挺了下來,可一場打下來,這些人就褪去了老百姓的樣子,拿起槍來都沉穩了起來。
由於打的都很巧,開始的幾仗連個傷員都沒有就結束了戰鬥。當然凡是危險的時候,王南三人也不會在邊上看著。可以說他們除了還不能做到剌刀見紅,其他方面已經歷練了出來。主要是剌刀見紅這事兒王南也不擅長,他近戰都是快槍快刀的,沒辦法讓人快速掌握。
這段時間他們成長很快,特別是在王南三人的帶領下,搶槍支搶子彈,又搶日本人的用品和給養,一個個的槍彈隨便用,吃喝隨便抓,殺的又起興,這些人就進入了瘋狂求戰的癲狂。
他們被日軍攜帶的豐富食物嚇到了。要知道海南島上的日軍全是海軍編制,有著特別的後勤體系,吃的檔次很高,普通士兵身上都放著魚罐頭,時常還有餅乾點心,這讓阿林這些本地人大開眼界,不但大塊朵頤過足了口福,也保證了高強度的做戰體力。
日軍在石八鐵路周圍的據點被破襲的次數越來越多,橫四特司令部開始調兵圍追堵截在這些人的身前身後。
在本地人的帶領下,三十多個人連補給都不多準備,見大部隊就閃開,見小隊伍就衝上去打。等日軍圍上來時又利用地形見縫就鑽,一溜煙兒就不見了。要是日軍追的猛了還會打個回頭埋伏,這讓日軍也不敢追的太急。累了困了還能找個熟悉的村子裡放心大睡。
日軍被折磨的開始動用大部隊正面的碾壓過來,連小山炮都拉了出來。
發現日軍大部隊跟上來後,大家開始不再進入村莊,只是分成兩隊人馬貼著日軍不分白天黑夜的襲擾。不是引著日軍追的時候在側後面遠處打來幾發子彈,就是夜裡『摸』近了打上一排子彈。他們的做法讓日軍傷透了腦筋,十來天就死傷了近百人。
日軍似乎知道了應對王南的辦法,開始集中配備擲彈筒和小山炮,這時傷亡開始出現了。
應對擲彈筒連王南都得連滾帶趴,何況這些人?
日軍一換戰術,這些人就開始連續的有人受傷,除了幾個輕重不一的傷員外,還有一個倒黴的被炮彈彈片打中了要害當場陣亡。
這時他們的活動地點已經移到了昌化江北,昌江縣與儋縣之間,兩個縣城都是沿海地帶,鄉鎮大村都駐紮著日軍(民國時昌江縣城設在昌化鎮,儋縣也就是儋州的縣城設在新州)。
王南只能帶著這夥人脫離開日軍大部隊。在這一帶的鄉鎮中急行軍著快速破襲。
每到一地,先找幾個當地人問清楚周圍一片小股日軍的詳細布署,再帶著阿林這些人搞好作戰計劃,速戰速決,連王南三人也不時拿著日式步槍參加各種埋伏狙擊。
日軍大部隊有擲彈筒和山炮,王南這些人沒辦法可想,卻又打的小股日軍應對無方。
日軍開始集中兵力,把駐在小村小鎮的兵力撤到縣城和鐵路上。
日本人這邊一有動作,王南跟進了。
在靠近儋縣一帶,他帶著人狂奔,兩天內幾乎沒閤眼,連打了幾個伏擊,這些扒到了很多武器和裝備。
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