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在韋拉拉韋拉島的戰鬥中佔了些小便宜,在科隆邦阿拉島上又損失了些人,出於儲存實力,就對新喬治亞群島各島上的守軍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由於日軍的撤離很有章法,王南的部隊在山上都沒有發覺,直到最後日軍最後一股部隊要登船時,才匆匆趕到碼頭,幾發槍榴彈打過去,才截到了一點來不及裝上船的重灌備。
就在日軍的退卻下,美軍在十月初佔領了全部的新喬治亞群島。
王南帶的這個營就在日軍撤退的碼頭上原地休整起來。
參謀們對這個營的全部行動做了總結。
由於武器、訓練、戰術、人員分工等等出彩的地方太多,雖然很多是王南拍腦袋想的,可在別的部隊沒見過,取得的戰績又不錯,讓美軍上層極為滿意。
乾脆就這個營獨立了出來,補充兵員時,開始從各部隊裡抽調人員輪訓,由王南帶領著繼續研究後續將面臨的一系列島嶼登陸戰、叢林戰,在內部定義為‘叢林戰術研究團’。
升為團級後,美軍將這隊參謀都留在這個團裡。
補充完人員後,一個營變成了兩個標準營。
幾個參謀制定出淘汰制的訓練計劃,把那些精神上承受力差的、身體不適應叢林計程車兵都清理出去,以免帶到戰場上出現問題。
隨後又把戰鬥中總結出來經驗定了型,開始在訓練中進行規範,這才開始整訓。
這個團被參謀們安排好了,王南做為臨時主官卻閒了下來。
他就想回紐約一趟,去軍工廠看下槍械定型生產,再跟工程師商量一下輕機槍的選型。
可美軍指揮官哈爾西上將卻把他叫了過去。
哈爾西上將在制定下一步的戰役計劃時,發現沒辦法使用跳島戰術跳過布干維爾島去直接攻擊拉包爾。
兩者日軍都佔領了一年多,位於新不列顛島的拉包爾是日本在太平洋的大本營,而布干維爾島上更是建了6個機場,陸海軍有6萬人之多。
這裡還包括一個陸軍精銳師團——第6師團。
這第6師團原本是派去增援瓜島的,可部隊剛運到這裡,瓜島戰鬥就結束了,於是成為了這個島的重要地面力量。
第6師團的師團長是百武晴吉,這個人跟王南還有過交集。當年王南三口從哈爾濱南下時,他正任哈爾濱的特務機關長。
布干維爾島放著重兵卡在美軍的後路上,美軍也沒辦法直著攻擊拉包爾。
這要是按照當初,另一個指揮官麥克將軍的拍腦袋想法,連瓜島、新喬治亞群島都不打,就直接去攻打拉包爾,怕美軍不知道得吃多大的苦頭。
哈西爾拿著地圖問王南,要是他想布干維爾島上登陸,會選什麼地方?
王南看了下指揮部裡的大比例軍用地圖,地圖上標的最明顯的是島上的六個日軍機場。
他發現,這些機場不是在島的南面就是島的北面,日軍主要兵力也是圍著機場佈置的,中間部分很空虛。
得,別的也不用細看了,他就指向島的瘦腰處。
哈西爾哈哈大笑,拍拍他,說:偉大的思想總是相同的(英雄所見略同)。
他的想法是在布干維爾島西南方的海灣的一角登陸,進攻時間定在10月底。
旁邊的軍官把軍情通告給王南時,王南這才知道這裡居然是日軍第6師團,從中國戰場上調過來的精銳。
王南聽著這個師團的番號,覺得好象在南京殺過這個師團計程車兵。
哈西爾上將希望王南帶上那個營嘗試一下斬首行動。
他這個想法源自美軍水下的運輸能力,他的參謀團在跟他彙報時說了句:港口停靠的這些潛艇可以一次偷運過去一個連的兵力。
他就想起了斬首行動。
斬首行動是一戰時的理論,二戰期間大小也有所實施,但象哈西爾這樣以戰區指揮官的身份提出來,王南還是有些頭痛,畢竟這種斬首行動他也沒做過。
這也是哈西爾對他帶出來計程車兵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卻也只是希望他們能把日軍的指揮體系打亂,當然也不會把成功寄託在他們身上。
王南想了一下,就說如果能掌握對方指揮部、通訊中心這軍事核心部門的精確位置,他帶上一個連就有一半的可能實現斬首計劃。
他也懷疑美軍能否有這樣的情況來源,如果知道日軍指揮部和指揮官的精確位置,轟炸機早就飛過去了。
果然,美軍只能提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