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南洋看看(1 / 2)

國內說出人建築是什麼意思?

王南帶著這個疑問去了趟英國,領了榮譽勳章。

回到美國後,又在白宮領了美國的勳章。

雖然記者們把這兩件事當成了大新聞,他卻沒有什麼感覺,只是多認識了些人。

1944年的春節,他在來拜年的中國使節交流了之後,才知道,原來國內什麼都缺。遠征軍出征後,輸入的運力大於輸出的運力,便想著把一些人員租給王南,賺些外匯補貼下國內。

王南對這種思考方式有些無語,卻也答應了下來。

春節過後,應幾個戰區的邀請,美軍負責後勤武器這塊的幾個人對各處做了趟全面的考察。

王南沒有去太平洋的戰場。美軍一月份又奪下了一個群島,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海陸空上都已經招架無力,只好在每個島嶼上瘋狂建立各種防守工事,與美軍在地面上拼命。

他先去了緬甸。

在這裡,他看到了中國派出的遠征軍。

士兵們好奇的看著王南,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也知道他的戰績,有時,英軍美軍甚至拿王南來激勵這些中國士兵。

王南只關注他們的輕重武器,卻發現這些人拿著雜亂的英制與美製武器,雖然士兵從國內戰場那種沒槍沒彈的環境出來,這些老槍讓他們很滿意,可實際上比美軍落後了一代。

唯一強悍的是士氣。

王南看了一圈,心裡有了數,就跟負責緬甸戰區的指揮官說了一聲,調來了一船美製輕武器,以戰場試驗的名義,送給了遠征軍,讓他們在這裡組成了一個新式輕武器的美械師。

不管英軍還是美軍,對王南都有即是自己人,又不是自己人的感覺。大事也許不會理睬他的意見,可這種小事情誰也不會拒絕。

臨走前,王南的總結只有一個意見,就是多派工兵。

緬甸的地形非常複雜。如果有專業工兵,作戰不一定用得上,可後勤給養卻能做的更好。

順便也再擴寬一下中緬公路。

在這裡,他與李朝甲用電報聯絡了幾次,讓李朝甲在馬來半島使用新武器和新戰術作戰。

由於都是叢林戰,他把戰術總結也給了遠征軍那美械師一份,緬甸的事情就告一段落。

隨後就轉到了下一個戰區,非洲,這時的非洲已經被盟軍主宰,王南在那裡待了幾天,拿到武器測試報告後,就轉到了歐洲戰場。

盟軍已經定下了在諾曼底登陸,正在加緊準備工作。

武器看完了,王南卻被作為戰術專家與武器專家留了下來。

諾曼底登陸戰的戰略性非常重要。

既然大的方向早就定了出來,可細節之處,英美兩軍一直在爭吵,各軍種也根據自身的情況提出來了不同的要求,只到了士兵們這一級,才只能被動的接受命令。

王南總算看出來,不光是國與國,那怕是軍種之間,都要在保護各自的利益,寸步不讓。

他接受了任務,開始一個兵種一個兵種的檢視輕武器與戰術準備的情況。

盟軍動用的部隊數以百萬來計。只是在輕武器這塊上,除了空降部隊和第一波進攻的部隊可以更換部分新式武器外,其他部隊也沒必要更換,也沒能力大規模換裝。

等從美國加急運輸過來的武器到位後,英美部隊立刻開始適應性訓練。

兩個月後,王南做完他的工作,卻因為保密原因,不能在戰鬥開始前離開。他乾脆就在盟軍司令部這裡做看客,觀看了整個盟軍登陸的過程。

直到8月底,他才拿著空降部隊對武器極度滿意的評價回到了美國。

這一出去就是半年,李秀和林同學也忙碌了半年多,長島的那片地已經完成了地面的平整和修路工作。

國內從緬甸那裡轉送來兩船工人,給她們解決了重勞力不足的問題。

林同學解釋的很清楚,這些人就是國內派出來務工的,掙的錢一半個人一半給政府。

她實行了工作時間外加班當場兌現,這些人的工作熱情立刻高漲了起來,連培養這些人使用推土機、汽車這些機械工具的時間都算在內,所有的工期都實現了提前完成。

現在海上還有兩艘船的工人,到位後,就開始做各種地下工程。

以王南在各戰區的所見,他估計戰爭會在兩年左右結束,也正好是這片區域建設完畢投入使用的時候。

這讓李秀和林同學對成片開發有了很高的預期,兩個人抓著家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