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斬首最好,不能也可以擾亂日軍的視線。
美軍搶在日軍撤退前,利用海空優勢,把戰術團快速送到了呂宋島的東南角登了陸。
戰術團登陸後就變成了苦力團。
幾乎所有士兵都在抱怨,一天最多能休息八小時。其他的時間,每人背上一百多斤的東西,在夜裡看日軍的防守情況,在叢林裡和公路上快速趕路。
王南在走之前跟老麥克說,他們準備到馬尼拉那一帶。美軍無法送他們到更近的地方登陸,這個團只能靠步行的方式前進。
因為600多公里的路程中,只有幾處可以空投,因此,一切都得先用人揹著。
他們登陸後到第一個空投點的距離最遠,所以每個人都得背上一百來斤的東西。
在這個負重下,能利用公路,叢林也好些的地方,一整天也就能走上30公里。
在有日軍防守,沒辦法從公路走的時候,一天走下來,10公里也很正常。
只是苦了這些士兵們。好在背上的東西相當多都是吃的,越走越輕。
時間到了1945年的元旦前夜,美軍才佔領了萊特島,日軍全部撤離到各處島嶼上。
這時,王南這支部隊已經走近了馬尼拉。
在距離馬尼拉五十公里的地方,全團在火山邊上接受了最後一次給養空投。這次送來的就有大量作戰的食物,其他的全是彈藥。
戰術團可能存在的援兵,要靠他們自己佔領一片足夠大的區域,才會有空降兵出現。
如果不能開闢空降地,那一切就要靠他們自己了。
戰術團的第一個目標是卡蘭巴。
現在的卡蘭巴還不是後世的工業園,多數地方都以種植為主,人口不多又分散。
負責偵察計程車兵提前進入了馬尼拉的邊緣地帶,把這裡的日軍佈置檢視了一番,回來一說,王南就有些撓頭。
日軍在馬尼拉這一帶布了重兵,打可以打,卻沒有活動空間。
單純的步兵面對有坦克有重炮,空軍也能起飛,海邊也有艦炮的日軍,不跑起來,很容易被人家圍住團滅。
王南和幾個軍官想了好久,才定下了引出日軍主力,把戰場設在叢林裡的作戰計劃。
計劃以營為單位,自由出擊,造大聲勢後,引著日軍大部隊從馬尼拉一帶走出來。
再儘量發揮自己的優勢,把主要戰鬥放在這丘陵地帶的叢林裡。
很快,馬尼拉以南的狹長地帶裡,處處響起了槍炮聲。
日軍早就從各種蹤跡知道了有美軍的部隊進入了呂宋島,卻不能面面俱到的守著。
各處日軍也接到通報,已經提高了警惕性。可被戰術團用各種非常規的戰術,配上單兵重火力襲擊一下,也都是狼狽不堪。
戰術團的這些人滑不溜丟的,打隔著一個代差的日軍,又只打佔便宜的仗,讓日軍即憤怒又無計可施。
往往一個連的人就能打的大隊級日軍傷亡慘重。
很多時候,一個排的美軍就敢去堵一箇中隊的軍營。
幾個人堵著門口,餘下的人繞到角落裡。先是幾個槍榴彈把軍營門口的日軍打掉,又往軍營裡亂打一氣,等軍營裡面的日軍集結著要衝出來時,其他人才對著集結起來的日軍開火。
美國重點打擊的是運輸工具集中的地方、坦克部隊和炮兵部隊這些目標大、容易找到的地方,或一個連或一個營,使用步部機聯絡著,突然分頭攻擊進去,放上炸藥就撤走。
讓日軍恨的咬牙切齒的是,他們稍有重火力出現,這些美軍毫不戀戰,轉身退走。
日軍大部隊只能從馬尼拉城區開始,拉網式的驅趕美軍士兵。
這正合美軍之意,就這樣若即若離的把日軍引到了火山附近的叢林一帶,開始按著他們自己的方式作戰。
王南把這個團還給那個由參謀升上來的團長,自己帶著兩個排,除一個班的作戰人員外,個個全身負重,避開日軍的封鎖,擦著馬尼拉城外的機場潛進了市區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