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這個將軍還是孤家寡人,所以這次會議結束後,他有半個月的時間裡沒有什麼事情,就做為假期先回家休息。
半個月後,英美給他的班底才能到位。英軍將派過來兩個人做為聯絡員,美軍除了派來幾個軍官,還有一個工兵部隊歸他指揮。
到時,王南所做的,就是在短時間裡,在指定的地點,真實的建起一個陣地群,供下一步要進行島嶼登陸和地面戰的部隊模擬訓練。
於是王南交待一聲,就搭著軍機回到紐約,享受一下他的假期。
這十來天的時間,除了兵工廠的工程師們找上門來,倒也沒人打擾。
他們遇到的瓶頸跟後世的難點是一樣的,就是讓小小的榴彈保證擊發前的安全,而打出去後還要確保b的保險與引爆裝置。
這些人的訊息很靈通,打聽到王南迴來休假,立刻拿上設想和方案,就跑過來聽王南的意見。
王南見他們對發『射』方式已經做好了很多設想,甚至鏈式n的模式也都想了出來。這些方式他沒有提什麼意見,等樣槍出來後,他和軍方一試驗就知道哪種合用。
工程師們在做過大量的計算後,採用了40做為標準口徑,現在糾結的地方是保險的解鎖和觸爆方案。
說實話王南也不懂這些,他看完所有方案,只對一種方案印象很深刻。
這個方案提出加強槍管的膛線,讓榴彈在發出去後,利用彈體旋轉速度脫鎖,不但可以做到觸爆,還可以做到在固定的時間裡b。看起來合理,也很安全,他就建議採用這種方式突破。
打發走這些人,他繼續享受短短的假期。
與女人和孩子在一起,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他搭乘軍機又趕回了西海岸。
與手下的軍官們剛認識,又一起飛到了太平洋上的瓜島上。
瓜島是美軍在太平洋上的第一次大型登陸作戰,奪回瓜島後,主要的地面部隊都放在這裡集結。
可瓜島作戰並不是典型的登陸搶灘作戰,日軍在退出瓜島後,又吸引了經驗,開始在其佔領的島嶼上大量建設海灘防禦陣地。
美軍希望地面部隊能知道日軍嚴密防守的樣子,提前適應,不要傷亡過大,就給王南劃出了一個區域建造戰前訓練場。
王南的具體任務是按照幾個典型的日軍所佔島嶼的地形,建立一套日式的防禦體系,讓地面部隊適應後續的島嶼作戰。
進入現場後,王南按他的見識和理解,開始設計日軍模式的暗堡群、碉堡、暗道以及符合日軍各種戰術的明暗戰壕。
手下有兵有將,做建築規劃、設計與施工也是他的擅長,再加上美軍工兵各種施工機械,建設速度飛快。
鋼筋水泥、汽車、推土機、攪拌機,除了等水泥凝固,就沒有浪費一點時間,就把一個大型半地面的防禦陣地建了出來。
以偵察機航拍的照片為主,結合著日軍的訓練手冊,用王南去過的那些要塞、陣地,再加上他所瞭解的日軍戰鬥思維模式,把他能想到的全都放在了這個陣地上。
只是王南發現自己對專業軍事知識欠缺的太多,便讓人找來西點軍校的教材慢慢啃。
兩個半月,一個高難度的日式島嶼防禦陣地建設成型。
士兵們還在給這片陣地佈置植被時,地面部隊的將軍們就跑過來看這個訓練場。
這些地面部隊的指揮官先是坐船從海面上觀察了一番,然後才登到岸上察看。
王南知道日軍的重火力不是哪裡都有,所以看起來重火力並沒有很多的樣子,卻以鉗制方式提供各種主力,並且佈置了很多洞口供n移動。
山體與草叢間部署了很多小暗堡,只能趴下兩個人,並只有一個『射』界很小的『射』擊口。
一個將軍很是懷疑這個陣地的作用。有些不禮貌問王南,如果日軍的陣地是這個樣子,被n和炮彈轟炸過後,哪裡還有什麼火力阻止美軍登陸?
王南與手下的英美軍官甚至工兵在內,已經把這個方案推敲的再也想不出什麼花樣來了,應對艦炮和轟炸過後能剩餘多少兵力與火力點自然心裡有數。
並且王南與日軍作戰多年,知道日軍裡有相當一部分人是不怕死的一根筋,他們崇尚的是死了也能有點用,如果能依靠飛機大炮軍艦就把這些人嚇倒,那戰爭也太簡單了。
王南沒說什麼,他懶得與這些多數還沒與日軍交過手的人解釋什麼。
可他手下的英軍軍官很優雅的向這個將軍敬了個禮,說:要不要先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