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領,讓士兵們學會怎麼攻怎麼防。開始還想講吓怎麼用短刀bs,後來一看都是普通計程車兵,也懶得去講了。
他發現,對美軍而言,火力是極大的優勢。做好坦克、步兵與工兵三者之間做好的配合,對應日軍的火力配置相對容易。
整個連隊以工兵坦克開路,再進行各種戰術組合,嘗試了幾次後,發現效果特別的好。地形好的地方,以工兵坦克做為前導,開出大塊的間隔地帶。如果是山區,也可以放在前面開路。
於是,一個以美軍現狀和戰場需要而組合出來的叢林作戰方案就了。
這個時候,手下軍官收集的各種武器裝備已經到位,他開始研究各種連排級的武器配置。
班排級的60迫擊炮是曲『射』的重要武器。
巴祖卡火箭筒可以做為攻打洞『穴』、小型陣地的直瞄重火力。
輕重n是直『射』的主要火力。
不過直瞄火力還是太弱,他讓工程師們把幾款正在定型的榴彈發『射』樣器緊急發來一批,讓士兵們自己挑選著在叢林裡實驗效果。
槍法好計程車兵們以加裝狙擊鏡的1加蘭德做為狙擊bn練習精確『射』擊。
一般士兵的bn他準備用1加蘭德bnn取代。雖然這種槍『毛』病有點多,可王南把缺陷找了出來讓後方做了些改進,基本能用時,就立刻配發給了普通士兵做為標準bn。
此外snnn、nnn和阻擊槍成為每個士兵的第二武器,必選一件。
考慮到叢林裡有很多時候都是意外的近身,王南定型了短刀。
又嘗試了用手雷做絆雷與地雷結合起來,做為警戒和阻撓對方行動第一防線,這個受到了士兵們的歡迎。
於是軍刀、手雷和小型地雷也成為每個士兵必帶裝備。
一個多月過去了,到位的裝備勉強能湊足一個連使用時。
叢林訓練場裡開始槍炮齊鳴,大兵們以新武器試驗著每個戰術的效果,很快叢林裡使用的裝備和相應的基本戰術就這樣確定了下來。
榴彈n還有很多『毛』病,勉強能用而已,卻也被連排當做了重要的火力,軍官們對這武器的威力和效果喜歡的不得了,一再要求多配發些。
士兵們也對榴彈發『射』器讚不絕口,只要身體允許,都選擇了口徑縮小到30的掛槍式的榴彈發『射』器。只是這種發『射』器拆裝還有些問題,重量對士兵們的臂力要求過高。
等士兵們把手中的武器定型下來,這個連所在的部隊也開始用裝備上了同樣的武器,走進叢林訓練場開始訓練。
王南覺得馬上對大部隊進行推廣,這速度有些太快了,就跟參謀部報告了下進展,希望能調來個普通步兵團對抗一下。
參謀部立刻派了大量的軍官到場,光是檢視效果和設計對抗規則就用去了幾天。
等拉來的步兵團到位後,第一次叢林戰演習,就從一個換裝後的步兵連對抗一個普通兵步團開始。
圍觀的人都覺得這是場奇怪的演習。
由於這個連隊新裝備的很多武器連空爆彈都沒有,所以充當裁判的參謀們只能一次次的暫停演習,讓雙方原地不動,他們要對戰果評估和計算。
一個連對一個團的演習,正常情況下也就是兩三個小時。
可這場全新場地和全新裝備的演習他們用了十天時間,參謀部鄭重的宣佈的演習結果,這個標準步兵團被一個連全殲。
很多人不相信這個事實,但看到了這個連隊使用新裝備的效果時,也無言以對。
演習總結出了很多有用的戰術,自然也淘汰了一些作用不大的,很多叢林專用的戰術讓習慣了普通作戰的地面軍官們大開眼界。
這裡有三個地方是這個步兵團或者普通軍官完全沒有想到的:第一自然是榴彈發『射』器的使用,第二就是地雷,第三就是傷病損失。
榴彈發『射』器只要直瞄到小股部隊,立刻就會被判定為全員傷亡,而實彈『射』擊時,雖然臭彈時有發生,卻真可能達到這個程度。
地雷的大量使用,把這個步兵團約束起來,每個戰術展開都是一次折兵損將的開始,更讓這個兵步團在戰場上成了瞎子,時不時的大部隊就陷入了死亡地帶,被小兵力伏擊的損失慘重。
最可氣的是非戰鬥減員,凡是碰過生水計程車兵,被記錄下來後,往往連這個士兵的同伴一起被認定為減員。
隨後,這個團也開始大量配置新裝備和預防與治療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