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3 / 4)

十分發達,他們利用西里西亞的煤炭和附近的鐵礦石建立起比較完備的重工業體系。

不過,奧地利人也並不反對商約,因為德國資本的流入反而刺激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克虜伯集團、蒂森鋼鐵聯合體,威斯特法倫煤業康采恩乃至德意志銀行紛紛進軍波西米亞,在這些工業家和銀行家的設想中,未來的波西米亞將和德國的西里西亞連成一體,成中歐地區工業的支柱。當荷包鼓鼓的波西米亞“土豪”們前往維也納“炫富”時,整個帝國的經濟都因此而受益,法蘭克福和奧地利證券交易所的市場行情更是一路飆升。

12。5億法郎的戰爭賠款也使得德國工業界有足夠的實力展開收購或者開設新廠。

在本次戰爭中,德國的全部軍費開銷高達12億馬克或者15億法郎,其中軍火採購和傷殘人員的安置各佔一半。雖然政府看似沒有賺到錢,反而虧了兩億馬克,但是這些錢都流入了國內的企業和人民的手中,德國的國民財富增加了。

從國際收支的角度來看,這筆錢相當於德國在1891年度憑空增加了10億多馬克的貿易順差,這差不多相當於過去十年德國外貿順差的總和。

金本位時代,順差就意味著黃金和財富的增加。反之,當一個國家處於持續的外貿逆差時,往往意味著通貨緊縮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對於普通歐洲國家而言,只有持續的順差才能促進國內資本的積累和經濟的繁榮。(至於美國和中國這樣的巨無霸則不在此列,因為他們可以構造出封閉的經濟迴圈而不依靠對外貿易來發展經濟。)

正是在這種令人愉悅的氣氛下,威廉開始了對哈布斯堡三元帝國成立後的首次訪問。

在克拉科夫的費恩採宮——波蘭政府獻給約瑟夫國王的禮物——威廉興致勃勃的和約瑟夫皇帝以及首相貝恩進行了交談。貝恩是愛爾蘭人,精於理財,在帝國內並無什麼根基,但是由於他的家族和哈布斯堡王室保持了近一個世紀的密切關係,因此他本人深受約瑟夫皇帝的信任。

不過就在威廉到達克拉科夫的當天下午,一起突發的外交爭端從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傳來。

柏林和克拉科夫同時收到了羅馬尼亞外交部的照會。

事件的起因是匈牙利政府在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強行推行匈牙利語教育,結果激起了羅馬尼亞人的反抗,一番衝突下來,羅馬尼亞人有20多人被活活打死。

第二天,匈牙利首相蒂薩伯爵親自趕到克拉科夫說明情況。蒂薩承認了事件中羅馬尼亞人的傷亡,以及匈牙利警察所採取的不當措施。

約瑟夫皇帝為此大發雷霆,特蘭西瓦尼亞的羅馬尼亞人同樣是天主教徒,在土耳其人的威脅下,匈牙利和羅馬尼亞還有德意志人在當地和平共處了幾百年。從未鬧出過這種駭人聽聞的事件。

不過事情已經出了,就只能先想辦法善後再說。

對此,蒂薩首相也表示願意給予遇難者的家屬一定的賠償,並妥善的醫治受傷的羅馬尼亞人。不過,他反對就此事向羅馬尼亞政府作出任何說明或者答覆,“這是匈牙利王國的內政,和羅馬尼亞政府無關。”蒂薩口氣堅決的說道。

羅馬尼亞外交部在給柏林的照會中表示,為了兩國長久的友誼,希望德方出面壓制匈牙利民族主義勢力,使生活在特蘭西瓦尼亞的羅馬尼亞人得到公正的待遇。

普魯士外交部收到照會後,十分重視,畢竟羅馬尼亞也在數年前加入了“三國同盟”,是德國正經八本的盟友,而且卡羅爾國王還和威廉皇帝同屬一個家族。即便為了卡羅爾在羅馬尼亞的穩定統治,此事也是要管一管的。

在外交部長樞密顧問荷爾斯泰因看來,保持和羅馬尼亞的友誼,壓制匈牙利人無論從哪個方面說都符合德國的利益。

不過此時威廉和赫伯特都不在國內,他也不願自作主張,所以便派人把照會送到克拉科夫,請威廉定奪。因為按計劃,威廉這次出訪要持續四天時間,如果等回國後再解決就有點來不及了。

第二天一早,威廉就拿到照會,他已經知道了事情的大概情況,隨意看了看後,便輕輕的嘆了一口氣。

他知道:該來的終於來了。

特蘭西瓦尼亞位於匈牙利平原的東部,喀爾巴阡山以西。在這片土地上生活著羅馬尼亞人、匈牙利人、德意志人和少量塞爾維亞人、猶太人等等。

按照人口的比例,羅馬尼亞人佔50%,匈牙利人佔33%,德意志人佔10%。

中世紀時特蘭西瓦尼亞曾是一個公國。十一世紀末開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