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意味著一個人作品的深度。
只有眼光可以拍出好片子,但這樣的片子,卻很難受到更多的認可。
為什麼說國內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師呢?
因為真正的大師,除去要兼顧藝術『性』之外,最為重要的,就是要有獨特的商業眼光!
然而學院派導演,往往在藝術『性』上獨樹一幟,但在商業『性』上,卻偏偏差了很多。
而老謀子,絕對可以說是國內商業『性』和藝術『性』兼併的大導演之一!
只是很不幸的是,此時此刻,老謀子遇到了人生中最不應該遇到的人。
張偉平。
其實認真來說,張偉平還是不錯的。
這個不錯,在於前期運營老謀子的作品的時候。
自從老謀子決定拍攝商業片之後,張偉平的存在,就徹底斷絕了老謀子的上升空間。
原因很簡單。
一名導演,如果連自己的電影,都要兼顧這個、兼顧那個的話,那麼也就變得不純粹。
換句話說,也就變得容易竄戲。
《英雄》就不說了,劇本一塌糊塗,全劇唯一值得稱讚的,也就只剩下了鏡頭。
《十面埋伏》更甚!
面對質疑,面對指責,老謀子慌了。
他又回去拍攝了劇情片《千里走單騎》。
然後一片好評。
與此同時,拍攝完《滿城盡是大波妹》之後,老謀子選擇息影三年。
這三年,老謀子忙著舉辦奧運,固然一方面是因為這是大事,無法拒絕。
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老謀子想要沉澱一下自己。
好吧,既然人們不認可我的劇本能力,那我換一個。
莎翁的作品,好吧?
很好!
那是經典!
故事核心完全就是莎翁的精髓!
但沒卵用。
因為老謀子用的是趙家班,用的是本山大叔。
用的是小沈楊。
因為他要兼顧商業『性』。
因為那幾年,小沈楊正當紅。
結果《三槍拍案驚奇》……
撲街。
商業片的接連撲街,讓老謀子徹底懷疑了自己。
難道他真的已經不會拍電影了?
10年,他交出了《山楂樹之戀》這部文藝片。
不說這部片子的好壞了。
只說這部片子,為將來的娛樂圈,捧出了一位金馬影后,捧出了一位沉寂多年,一朝聞名天下知的煙燻柿子,你就知道老謀子在文藝片的領域,真心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