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北魏太武帝、唐武宗那樣滅佛,但對於佛家也並沒什麼好印象。
方丈老和尚給他們兩個安排了一間上等的客房,又讓小沙彌下山去給趙烈買了套衣服。
一直等到身邊沒人的時候,趙烈才問杜小心:“你到普濟禪院是不是也是為了南極果?”(作者注:《山海經·大荒南經卷十五》甘水之間有蓋猶之山者,其上有南極果,枝幹皆赤,黃葉,白華,黑實,食之可脫凡胎。)
“什麼南極果、北極果?沒聽說過。”
“我師傅施老頭告訴我說,在這普濟禪院的地宮內栽有一棵萬年南極果樹,近日即將成熟,命我前來採摘。”
“地宮內有……,先等等,你說你師傅施老頭?你什麼時候有個師傅了?”
“哦,就是哪個外號叫蒼山劍神的施俊傑,”趙烈聳聳肩扮了個鬼臉,“從茅山回宮的路上,他一直追著我到京城,死氣白賴的非要收我做徒弟。”
“了不起就是個蒼山劍神,昨天你知道我去了哪兒?”
“去了哪兒?”
於是杜小心將這幾天的遭遇一一向趙烈敘述了一遍,當然他這張嘴是免不了要添油加醋的。尤其是講到廣元用元神大破鈐魂四寶合成的黑龍那一段,直把趙烈聽的目瞪口呆,嘴巴好久沒有合攏。
半晌之後,趙烈回過神來,對杜小心道:“你要小心,以後千萬不要隨便對人提起廣元曾傳你南極長生訣的事情。”
“我自然知道,誰叫你先拿哪個什麼臭老頭師傅出來顯擺的?對了,你說地宮什麼的是怎麼回事?”
“據施老頭講,他於巧合之中發現一本上古的《異物志》,載有焦山下有座地宮,地宮內用暗流直通海外,萬年前曾有竊脂鳥從海外攜帶南極果的種子種於此處。推指算來,將於近日成熟,習武如能食之可增一甲子功力。所以他讓我來碰碰運氣。”(《山海經:中山經卷五》崌山,江水出焉,東流注於大江,其中多怪蛇,多執魚,有鳥焉,狀如鴞而赤身白首,其名曰竊脂,可以御火。)
“我還沒有練武,那東西對我來講沒什麼用。反正我也沒事做,幫你去找那什麼果好了。”杜小心嘆了口氣,拍手問道:“你有沒有找到地宮的位置?”
“還沒有,恐怕連這普濟禪院的和尚也不知道他們焦山下有地宮。”
“我今天才到,就遇到你,還沒來的及去找。”
“明天我們一起去找入口,就怕經歷了這麼多年,早已經被淹沒的無影無蹤了,否則又怎麼會沒人知道焦山下有地宮呢?”
“這到是很有可能,不過施老頭說,他特意請龍虎山的張天師算過,張天師算準這南極果肯定會出世!”
第二天一早,兩人起來就滿山遍地的跑,把焦山所有的景點都逛了一遍,卻一無所獲,最後竟真的游出興致,把尋找地宮的拋之腦後了。銀杏樹林下焦山碑林寶墨軒,是北宋初年潤州太守錢子高所建。軒內珍藏著南朝、唐宋歷代碑刻,內涵豐富,被譽為“書法之山”。精品之多,世所罕見:漢代蔡邕的《焦君贊》,梁代江淹的《焦山述懷》,唐代王瓚詩及《瘞鶴銘》碑飲譽古今,被稱為“焦山四古”、“焦山四絕”。而最著名的古蹟當數晉王羲之手書刻石《瘞鶴銘》,人贊之為“大字之祖‘。相傳有一年春天,王羲之路過焦山山南一座小寺,耳旁忽響起鶴鳴聲,只見一雙仙鶴突然亮開雙翅,衝入雲霄,一前一後,上下翻飛,盤旋起舞,煞是美麗迷人。王羲之看得呆了,隨著仙鶴的舞姿,手指不停地畫來畫去,嘴裡喃喃自語:“要是寫字能像這樣漂亮,該有多好!”飼養仙鶴的定慧寺住持見此就要將鶴賣給他,王羲之欣然買下,但當時有事遠行,托住持照管這對仙鶴。王羲之逆江而上,想起焦山的山明水秀和仙鶴的空中舞姿,體悟出了書法之道,再寫出的字宛若仙手仙書,出神入化。等再回焦山,住持告訴王羲之,雄鶴在他走後不久病死,雌鶴也不吃不喝而死。王羲之來到鶴墳前,揮筆寫下了《瘞鶴銘》,傾吐對仙鶴的思念。情動於中而發於外,書法確是神來之筆。近看字工筆勢開張,點畫飛動,變化無窮,不落俗套。遠看卻似仙鶴,有的伸長頭頸,細長而纖巧;有的臥於地下,瀟灑而嫵媚;有的蹺起一隻腳,強勁而凝鍊。整個石碑就好像有無數只仙鶴展開雙翅,在雲霄中穿行,翩翩起舞。
杜小心也就罷了,對書法並不在意;大宋自建國以來,每任皇帝在丹青書法都有不俗的造詣,趙烈身為皇親就自幼受薰陶,卻是看的如痴如醉。
杜小心看的無聊,眼見四周無人,便在一旁偷偷練習南極長生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