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站出來提什麼變革。
此次國會彈劾黎元洪,是以針對歐洲大戰的立場不符中國利益為由,宋教仁上來後,很快再次重申了中國‘光榮中立’的立場。(未完待續)
正文 第168章:開枝散葉
此時的中國確實是光榮中立的,並不想去參加哪一方的戰爭。
加入同盟國的話,儘管戰後利益比較大,畢竟在亞歐大6上將多出一個強大的敵人,這對中國的對外擴張是會造成阻礙的。
德國為什麼威脅大?
因為在這個時代,一個國家強大與否,就看精密製造業。
精密製造業靠的純粹是人,那些精密機床在二十一世紀都是靠人工打造出來的,那時候的中國之所以比不上西方人,主要的差距還是精密製造業,而在理論和先進科技方面,那時候的中國並未落後多少。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只有等待一次產業**,等待3d列印、鐳射切割等技術成熟後,推翻西方人的精密製造業優勢,才能越歐美。
而在二十世紀初這個時代,精密製造業正在開始起步。
機械等東西對精度的要求將越來越高,精密製造業將越來越重要,精密製造業是怎麼展的?
那就是一錘子一錘子展起來的,是工業**以來,製造機械的工人世代積累下的經驗。
這種經驗是可以傳承的。
機床製造機床,在3d列印時代來臨前,造出來的都是撲街貨,在那個時代到來之前,精密機床都是靠手工製造,人的手工才是最精密的。
這些機械製造經驗,就是金剛鑽。
後世的中國就是缺乏了這個金剛鑽,即使後世的中國明白一些先進軍事裝備怎麼造,但是加工技術卻不行,材料技術也部分落後。
後世的德國能造出的精密機床,美國人未必都能造的出來。
所以德國威脅很大,這場戰爭雖然中國是裁判,並且開始幫助德國吹黑哨,但最後結果依舊是德國戰敗。
前提是,儘量從協約國手上榨取更多的利益。
不過當前同盟國對協約國的壓力還不夠,中國難以攫取到大的利益。
在精密機床製造業方面,遠華集團先在德國吞併了幾家機械製造工廠,江逾又重金聘請那些有技術經驗的德國技工前來中國工作、教學,同時派遣技工學徒到德國學習機床製造。
好在這個時代,各國還未清醒的意識到精密機床製造業的重要性,技術封鎖也比較少,所以才讓江渝鑽了空子,讓此時的中國偷到了那些德國人積累下的經驗。
同時這個時代的精密機床製造業也還只是一個初級階段,很多技術還未誕生,此時中國的切入點也不落後多少。
畢竟這還是一個剛從蒸汽機時代過度到電動機時代的過渡階段,以前對機械的精密程度要求並不是很高。
隨著各國開始要造動機等東西,更加精密的要求才得以提出,對機械製造的精度要求最高的是中國,因為中國要製造更強大的動機,製造更好的商品。
其他國家對精密加工的需求還比較低,還處於一種無意識狀態。
而像英法,他們的精密加工製造業就比較差,完全靠德國輸出裝置,所以德國如果沒落,那麼歐洲國家都將淪為三流國家。
美國很大程度也是依靠德國輸出的裝置,美國也是在第一次世界**之後,從德國那裡購買了許多機床、裝置。
就像是鏡片製造,說白了這東西就是玻璃,但為什麼現在英法造不出狙擊步槍用的瞄準鏡?
這就是精密加工的差距所在。
如今中國從德國的偷師基本上達成目標,想在只差一個量變的問題,快追趕德國並不是幻想。
中國和世界各國的差距,主要是精密加工的差距,在其他的工業領域並不落後多少,就算是落後的東西,也能很快趕他們。
至於設計之類的,中國人又不笨,趕他們還是很容易的,就如後世中國在這些方面並不落後。
培養精密加工人才,二十年應該差不多了。
而中國很多精密加工技術,實際上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那就是對新材料的加工技術。
中國的材料科技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江渝明確提出了許多新材料,並給出了研究方向。
對於這些新材料的加工手段是各不相同的,起碼在這些方面中國最先開始展。
……
1916年,協約國動了索姆河戰役,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