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西藥也不是完全沒有效果,很多西藥的效果是中藥難以達到的。例如麻醉藥,儘管自然藥物當中也有麻藥,但是麻醉效果並不如化學麻藥來得好。
這就像是生產過程中的生產力的問題。
西醫這種醫學沒有任何體系,實際上不能單獨稱之為一門醫學,西醫的成功主要是外科手術上方面的突破所造成的。如果是中醫搞出了外科手術,那是不是叫中醫外科?
因此中國要發展的是真正的醫學,外科手術方面,這主要是科技突破的成果,和醫學扯不上太大關係。
此時中國的中醫是比較主流的,經過一番大力培養和整頓,這些年下來也大規模的培養出了幾批中醫學徒。
老百姓普遍還是比較相信中醫。
那些喝過幾瓶洋墨水就蔑視傳統文化的知識分子,現在沒啥市場了。不過這種人還真是蠻多的,在民國時期幾乎是遍地走。
中央政府在江渝掌控下對中醫界進行了很大的整頓,那些老中醫也在勸說和利誘下,把真材實料的中醫交給了那些中醫學徒,民間藥方也被政府購買、收集了上來。
那些民間藥方對很多奇奇怪怪的疑難雜症有奇效,在民間有一大批沒有系統學習過醫學,但卻掌握了一技之長的人。
這些人很多都是祖傳下來一些藥方或者治療手段,雖然不是職業醫生,但在當地卻有一定名聲,人們求醫問藥都會找上門。
經過政府組織中醫人員對這些民間藥方的整理,同時‘醫理學’的設立,出現了一批專門研究醫理的專家。
使得中國的中醫界已經呈現出復興的趨勢,但這需要時間去積澱,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得知中醫對流感有治療效果後,江渝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
而老百姓們,同樣也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儘管平時出門戴起了口罩,同時全國上下到處都在噴消毒水什麼的。
但是生產和建設卻在正常進行。
……
在協約國,這次春季流感引起的恐慌還在蔓延,早就準備好的‘中國奸商’們,以把市面上能買到的口罩都囤積了下來。
流感訊息一傳開,口罩都變成暴利物品了。
同時還有中國出產的‘消毒水’,也銷售得十分火爆。製造成本低廉的消毒水,竟然也以暴利價格賣到脫銷。
除了協約國,在全球各殖民地,南美各小國,中國的消毒水都賣得十分火爆,那些殖民地總是有殖民者和商人的,同樣也有一些被殖民的富裕土著。
這些都是市場。
接著中國又推出了‘板藍根’等中成藥,
板藍根對多種細菌有作用,水浸液對枯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八聯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甲桿菌、痢疾(志賀氏、弗氏)桿菌、腸炎桿菌等都有抑制作用;丙酮浸出液也有類似作用,且對溶血性鏈球菌有效(皆用瓊脂小孔平板法)。對a型腦膜炎球菌之抑菌作用與大蒜、金銀花相似。
板藍根確實有對細菌和病毒的抑制作用,但並不是萬能的,只對上述這些細菌、病毒有效,其他的是沒什麼效果的。
另外主要的功效是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利咽。
這種中成藥在中國民族資本的宣傳下,變成了能夠預防流感的神奇藥物,在歐洲市場、美國市場都賣得熱火朝天。
自簽訂了中美菲律賓條約後,中美之間的貿易又恢復了,美國依舊還是得賣鋼鐵的,只不過這一年中國在美國進口的鋼鐵開始迅速下降。
板藍根這種中成藥,還在加拿大、澳大利亞、南美市場銷售得十分火爆,印度市場也有一定銷量。
非洲市場銷量最低,主要是一些殖民者在購買。
主要市場是在美洲地區,中成藥開始暢銷全球,成了世界人民對抗流感的‘神奇中藥’,趁著流感的到來,中國民族資本小小的熱身了一下。
秋季時的第二波流感才是最要命的,那時候也是最賺錢的。
……
此時在中國沿海各省,形成了許多疫苗生產基地。
疫苗生產主要是用雞蛋胚胎,中國的養殖場並不缺,雞蛋自然也不缺。至於製造裝置什麼的,實際上技術並不複雜。
此時各個疫苗生產基地正在生產各種疫苗,然後送往各省為孩子,甚至是成年人注射這些疫苗。
其中流感疫苗經過半個多月的加班加點,已經成功的攻克了18年爆發的美國豬流感。
只不過江